丙年(路加) 將臨期第二主日: 具體地回應天主的救恩

by 吳智勳神父
2022-12-05

  基督徒相信天主藉著基督的來臨把救恩賜予我們,但祂也要求我們回應這份恩寵。聖經常用顯淺的說話,指出救恩是具體的:有具體的時代、人物、環境、事件;回應也應是具體的,感受得到,經驗得到的。

  路加福音指出救恩的具體時代是羅馬帝國的凱撒提庇留十五年,即公元二十八或二十九年左右。當時比拉多為猶太總督,他監視動亂的地區,又依賴分封王黑落德去治理猶太人。至於宗教方面,那時的大司祭是蓋法,不過他的岳父亞納斯仍穩握大權,在幕後左右大局。救恩就是在這個時代特殊,政治動盪,宗教複雜,人物弄權的環境中來到人間。基督的來臨,不是在安定繁榮中,而是在動盪、不安、矛盾、傾軋的局面下。天主要在人料想不到的時候,要求人對恩寵作出回應。

  若翰洗者首先代天主發言,要求我們把主的道路修直,意思就是要人把自己的心路修正,作為對天主救恩的回應,這也是將臨期的訊息。讓我們就拿第二篇讀經聖保祿的說話,作為將臨期的具體回應行動,好能經驗天主的救恩。

我們可嘗試實行以下兩點:

(一)「愉快地為別人祈禱」:「祈禱」是意識到天主救恩的好方法,因為祈禱的時候,我們必須停下來,返回本心,意識天主的臨在。其實,以祈禱去回應並不簡單,試問我們的祈禱有多少次是深入地意識到基督的臨在呢?其次是「愉快地」祈禱。祈禱往往出自責任,教友有他們的早晚課,神職修道人員有他們的大日課。若是把祈禱看成功課一樣,便難有喜樂可言。但是,若能愉快地祈禱,那就是了不起的回應;因為,持久的喜樂是愛的標記,是天主臨在的標記。保祿在監獄中,在不自由的惡劣環境中,仍能愉快地祈禱,因為他心中充滿基督的愛。最後是愉快地「為別人」祈禱。古語有云:「助人為快樂之本」,我的經驗卻告訴我:「為別人祈禱,是快樂之本」,因為為別人祈禱的時候,較容易集中精神,你把他放在自己的意識中,求天主祝福他。為別人祈禱是一種傳統的祈禱方式,它幫助人消除仇怨。所以我們不妨試試「愉快地為別人祈禱」,特別是為自己不喜歡的人,作為將臨期對基督恩寵的回應。

(二)「祈求愛德日漸增長,充滿真知識」:有了愛德與真知識,便能辨別為自己,為別人求甚麼是最好的,因為求甚麼可以顯出我們信仰的成熟程度。保祿從沒有祈求奇蹟,沒有祈求高度智慧,更沒有祈求錢財,他只求「愛德日漸增長」。你想知道自己的信仰狀況如何,自己算不算是個好教友,只要問問自己在愛德上是否有所增長便成了。因為愛德若有所增長,對所喜愛的知識也會隨之增長,關係也更親密了。比方你喜歡運動,打開報紙,你會看體育版;你喜歡投資,你會看經濟版;你喜歡電影,你會看娛樂版;你的寶藏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因此,你越是喜歡某東西,這方面的知識越會增多。有了真知識,你就能辨別好與壞。愛德也是一樣,愛德的增長,使我們對基督的認識深了,於是就能辨別祂最喜歡我們做的是甚麼。愛碰到人心的最深處,這份有深度的愛,是有辨別的作用。難怪聖奧斯定說:「有愛,然後做你喜歡做的事」。這正指出我們對基督的愛若是有深度的,是心心相印的,行為就不會是任意的,任性的,因為我們知道基督喜歡甚麼。

  讓我們記著今天的訊息:救恩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具體地通過真實的環境、人物和事件來到我們面前,所以我們也應具體地回應。保祿教我們以「愉快地為別人祈禱」去回應,在祈禱中,求「愛德增長」,好能辨別基督的心意,做基督喜歡我們做的事。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