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在生活持守福傳的精神與責任

by BRS21
2020-01-11


那時候,耶穌和門徒來到猶太地,同他們一起住在那裏施洗。那時若翰也在臨近撒林的艾農施洗,因為那裏水多,人們常來受洗。那時,若翰尚未被投在監裏。若翰的門徒和一個猶太人,關於取潔禮發生了爭辯。他們便來到若翰前對他說:「辣彼!曾同你一起在約旦河對岸,你給他作證的那位,看,他也施洗;並且眾人都到他那裏去了。」若翰回答說:「人不能領受什麼,除非有天上的賞賜。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證,我曾說過:我不是默西亞,我只是被派遣作他前軀的。有新娘的是新郎;新郎的朋友,侍立靜聽,一聽得新郎的聲音,就非常喜樂:我的喜樂已滿足了。他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
若望福音 3:22-30

施洗

施洗

「施洗」二字,令筆者想起一件往事。數年前的復活節,有兩位舊生在粉嶺聖若瑟堂領洗,一位在校時修讀中學文憑試的宗教科,一位則連續兩年跟隨天主教同學會到福建、廈門及上海朝聖,他們二人不約而同的選擇在畢業後參加慕道班,並決定領洗加入教會,度基督徒的生活。二人的決定不單止與我們這群早已領洗的教友,成為一個共融合一的身體,而且為在學校傳播福音的工作上,吶喊出鏗鏘的鼓舞。回首一段時間,由於天主教學生漸少,參與宗教活動的同學銳減,籌劃活動的同事們也不禁覺得心灰意冷,並在祈禱中求問天主:究竟學校福傳工作應如何定位呢?這種「衰微」的感覺縈繞著一眾籌劃活動的老師。「人不能領受什麼,除非有天上的賞賜。」(若 3:27) 耶穌基督承諾我們只要依賴天主的恩寵,必定能夠克服種種困難。之後幾年間,藉天主的恩寵,福傳工作播下無數聖言的種子;天主教同學會人數日增,境外朝聖漸受歡迎,宗教周活動不斷優化。「撒種的是一人,收割的是另一人。我派遣你們在你們沒有勞過力的地方去收割;別人勞了力,而你們去收割他們勞苦的成果。」(若4:37)在福傳上的工作,有時我們是播種人,有時我們是收割者,持守著對天主的信心,無論是播種,還是收割,也能全心、全靈、全意、全力相信天主在每個人身上實行的計劃,熱切期待「興盛」的一天。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