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 – 新的世界和秩序!

by Edmond Lo
2018-04-08
復活期第二主日(救主慈悲主日)

宗徒大事錄 4:32-35


若望一書 5:1-6


若望福音 20:19-31


「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那是絕望的冬天.....」。狄更斯歷史小說《雙城記》著名的開場白,給歷代文學愛好者勾起萬千的猜想與幻像。這位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英國作家,在寫下這些經典名句的時候,他的腦海裡可能並沒有想到這個主日的彌撒讀經。但是,他的生花妙筆描述著當年倫敦和巴黎不尋常的社會和政治情況,和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的動盪時代。他的言詞也可以套用於活現在今天的福音讀經中的非常時代。

就在三天前,門徒們對找到救世主的希望,一夜之間突然破碎,像一顆流星般殞落了。 他們本來指望納匝肋人耶穌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聖者,但司祭長和當權者卻解送了祂,判了祂死罪,在逾越節的那天釘祂在十字架上。(參見《路加福音》 24:19-21,《若望福音》19:14)。這確實是最壞的時候。

但最壞的時候卻同時是最好的時候;絕望的冬天,卻醞釀著春天的希望。為什麼?當救世主已經像罪犯般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還能有什麼希望?好消息是: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後僅三天就復活了!在今天的福音中,祂向門徒顯現。當祂看到他們難以置信和驚愕的神情,便邀請他們探看祂的手和肋旁。根據教會傳統,多默是一個慣性遲到的人,他甚至錯過了聖母瑪利亞臨終離開這世界的時刻。耶穌顯現時他也不在場。但一星期後,當耶穌特別為了他的緣故而回來時,多默並沒有令人失望。他以最強而有力的信德作出回應說:「我主!我的天主!」從而肯定了基督的天主性。

復活究竟有什麼重要性?我們為何認為這件事是人類「最美好的時刻」?顯然地,若望也有同樣的看法。在今天的福音讀經中,若望將耶穌的顯現放在「那一週的第一天晚上」,就是瑪利亞瑪達肋納在「清晨」發現了墳墓空了之後不久。(若 20:1,19)。若果若望寫他的福音是為了將耶穌的「新創造」與《創世紀》的「舊」創造形成對比的話,聖經學者有充分理由相信,「一週的第一天」一語,是若望用來强調第八天的重要性的手法 -- 這是新的一週的開始,是新創造的一週,緊隨着創造舊的世界和秩序的第一週或首七天。換句話說,瑪利亞瑪達肋納和門徒們所見證的,是新的世界和秩序的開始,即耶穌以復活帶來的新創造(參見《天主教教理》第2174條)。

耶穌的復活是一個不成文的聲明或國情咨文,由達味之子所頒布;他就是天主答允過會為達味「興起」的「後裔」,和會坐在他的王位上直到永遠的君王(撒下 7:12-13)。這聲明宣告死亡的大能已被徹底摧毀;從亞當和厄娃犯罪以來,死亡對人類無情的操控已不復存在;天國已終於來臨。簡單地說,正如伯多祿在他的就職講道宣稱,復活和升天就是基督君王的加冕和登基(參見宗徒大事錄2:29-36)。並不是說祂在祂的天主性內,作為天主永恆的聖子,需要更多的榮耀;而是說祂在祂的人性内,作為達味之子,現在被賦予統治權、尊榮和永遠的王權(達7:13-14)。

難怪在第一篇讀經裡,早期的信徒團軆 ,就像在最後的日子裡生活一樣;他們不擁有屬於自己的財產,一切所有皆歸公用。對於這個經歷過五旬節聖神降臨,一切事物都用信德的眼光來觀看的團體(宗2:1-13),緊隨著最壞的時刻,便是最美好的時光和歡樂;埋藏在冬天絕望的深處,正是春天的希望與光暉。現在看來像是過渡時期的一段小插曲,其實只是永遠的幸福和榮耀的開端。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