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以生活為基督作見證
顯然,當時人們對耶穌的認識未夠深入,也未能配合去作出任何的反應。到現今的世代,距離了二千多年,人們也是不相伯仲,不太明白耶穌與我們的關係,也拒絕去認識,甚至嘲弄信主的人是傻瓜。你會怎樣去面對?
「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 ⋯主快來了」(斐 4:4-5)
Let us take a moment from our busy Christmas preparations to contemplate on what “the Lord is near” means for us (Philippians 4:5)
甲年 將臨期第三主日 新時代的喜訊
今天的福音表面上是談若翰洗者,連耶穌也稱讚他:「婦女所生的,沒有一個比洗者若翰更偉大」。不少人把注意力放在若翰洗者派遣門徒去見耶穌的理由上:他對耶穌的身份產生懷疑?他希望門徒直接從耶穌口中得到答案?他催促耶穌快些行動?
教宗方濟各:殉道乃是基督徒和基督信仰團體的「生命氣息」
(梵蒂岡新聞網)戴著鎖鍊的聖保祿教導我們在磨難中堅忍不拔,協助我們重燃信德,作個傳教使徒。教宗方濟各於十二月十一日上午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如此表示。教宗省思了聖保祿宗徒在阿格黎帕王面前的見證(宗廿六22-23),並談論保祿在耶路撒冷遭受的仇視。
歡迎他人如同基督歡迎我們一樣
三週前,我們為在我們社區的一場大火中失去所有財物的七個人募捐,那場大火燒毀了他們的三層公寓樓。其中兩人, Fernanda 和 Curtis是我們堂區家庭的成員,所以,一封關於火災的電子郵件急速地發到了整個“啟發團隊”,費爾南達(Fernanda )是其中的一員。如果你收到那封郵件,你會怎麼回复?誰有在電子郵件中向他們表示同情?那祈禱呢?怎樣幫他們解決下週居住的問題?
甲年 將臨期第二主日 真心悔改吧
今天的福音有一位戲劇性的人物出現了,若翰洗者是舊約的一位先知,也是新約的序幕人物。他的形象有點不倫不類,穿著駱駝毛的衣服,以蝗蟲野蜜為食,有點像中國的濟公。但為猶太人,他是個震憾心弦的人物。
教宗方濟各:人們對生命意義的丟失是個嚴重的威脅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在11月27日的週三的公開接見活動中,向聚集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友和訪客回顧了剛在泰國和日本完成的牧靈訪問。教宗表示此次訪問加深了他與兩國人民的親近與感情,祈願天主保佑兩國繁榮昌盛、和平安康。
「喚醒」是一種恩賜
天主以讓我們變老來喚醒我們,並讓我們為死亡做好準備。我們被召 走向永生,但卻被我們現世舒適的生活分心了。所以,祂仁慈地允許我們行動變僵硬、發胖、有皺紋和脫髮。這裡有人掉頭髮了嗎?沒有人嗎。願天主保佑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