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及反省
在繁忙中察覺耶穌的愛
聖經少有地形容耶穌瘋了,事實上也真是啊!我們很少愛人愛到瘋了,除了我們的父母子女等,耶穌卻為了群眾的需要連飯也不能吃,這個狀態的耶穌完全漠視自己、家人和門徒的需要,與我們大相徑庭。其實為什麼祂要這樣愛這些群眾呢?
要以耶穌的視覺去看世界
迎年網上流行以「某某視角」形容一些照片,例如媽媽看子女總是漂亮的,稱為媽媽視角,戀人看對方總是最美的,粉絲看偶像總是最帥的。至於這福音片段,法利塞人只看到門徒掐麥穗食,可是為什麼門徒要這樣做呢?
守誡命背後的真正意義
很多時候,基督徒都守很多不同的規條,甚至被認為不合潮流和不合時宜,對於當時的猶太人守了和他們祖先所奉行的誡命,本應被讚賞,卻反過來被耶穌所責斥,耶穌不是指責他們不守誡命,而是批評他們不瞭解誡命背後的意義,就像禁食。
要與真理及愛德並肩生活
當法利塞人質問耶穌的門徒,為甚麼耶穌與罪人同席,法利塞人是振振有詞,有根有據的(谷2:16)。因為不與罪人為伍,是《聖經》中的教訓:「凡不隨從惡人的計謀,不插足罪人的道路…像這樣的人纔是有福的!」(詠1:1-2) 那麼,法利塞人質疑耶穌的行為,他們有錯嗎?沒有錯!他們擁有真理,可惜缺乏了愛德。「真理」與「愛德」,是聖神的恩賜。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缺一是甚麼意思?
耶穌是我們心靈和肉體的醫治者
作為一個癱子,最痛苦的,並不是身體的不能動彈,而是處處要仰人鼻息,倚靠別人的憐憫,失去了做人的尊嚴!沒有別人餵食,甚至插喉,他會餓死;試想想,洗澡,大小二便也要靠人幫助,尊嚴可以放到哪呢?記得一位四肢癱瘓病患者曾回憶說:「從前喜歡用小昆蟲嚇同學的我,如今卻被一隻小蟑螂,肆無忌憚地在我臉上蹂躪一番,真是報應!」癱子之苦,的確不足為外人道。
我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
即使在科學昌明的現代,附魔現象依然存在。無論精神科醫生怎樣努力以心理生理元素解釋,那些屬靈的現象,依然揮之不去。即使科學家想廢除靈魂這個概念,但「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2:7),仍然有意義。附魔現象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究意人是甚麼?有靈的生物是甚麼意思?
耶穌的媒人
一位已一百零四歲的耶穌會西班牙老神父,在一次新書發表會上興奮地唱歌跳舞,唱的是簡單的歌詞:「我要讚美主,亞肋路亞,因為你,我要感謝主,亞肋路亞……」因為他的活力和歌聲,大大打動很多聽眾。他原本已退休,但為了做耶穌的「媒人」,他從安老院出來,以活潑的歌聲鼓勵眾人。
「放心!是我,不要怕!」
在2020年,世界經歷一場嚴峻的疫症,蔓延全球,到今天還沒有停止結束。一位五歲的小朋友問神父:「神父,現在疫情那麼嚴重,天父是全能的,祂可以消滅病毒。但祂好像沒有做什麼幫助我們,祂去了哪裡?」
天主的計劃
陳先生是一位食店的東主,在每年初,都會計劃一下該年的生意,推出什麼菜式,折扣優惠,甚至要不要聘請更多員工⋯⋯等。 當他搞定了營業計劃,並開始實行之後,那來個措手不及的疫情,困擾著整個城市,打亂了不只民眾的生活,連經營生意的,也大大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