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恰當的話

by Susanna Mak
2019-03-03
常年期第八主日

德訓篇 27:5-8


格林多前書 15:54-58


路加福音 6:39-45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是北美洲民權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對人類尊嚴,以及反對某些團體允許以種族為由而征服他人的思想的講話充滿熱忱和權威。他的言辭如此有力,甚至在超過半個世紀之後的今時今日,他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在有不公義和不公平的地方,仍然引起極大的共鳴。在這些地方,人繼續生活在恐懼和孤立中,尤其是在系統性歧視的壓迫中。的確,言語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工具。金博士的話已經深入人心,一代一代繼續挑戰「有耳的」人,將恐懼和仇恨轉化成信任和愛,奴役和孤立換成自由; 分裂變成共融(瑪 13:9)。相反,希特拉的言辭同樣有力,卻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滅了數百萬人。我們的說話能建設亦能破壞,取決於我們如何去使用。

本主日的讀經提醒我們,言語的力量可以修復或破壞,拯救或殺害。《德訓篇》提醒讀者在講話之前要三思。我們絕對不想說不恰當的話!說不恰當的話確實尷尬,更可能無意中傷害別人。此外,《德訓篇》解釋,當我們說話時,我們的「不乾不淨」也會像篩篩子時留下的「渣滓」(參見 德訓篇 27:4)。(Translation team’s notes: 篩蒒子, 留下 from Chinese Sunday missal, RT checked that both are 篩)如樹上的果實,我們「的心意,也可從【我們】思想後所說的話看出來」(德訓篇 27:6)。如果我們以背逆和謊言來餵養自己的心靈,那麼所結的果實就會苦澀有毒。例如,當我們誤以吹毛求疵的批評為批判性思考時,我們便傾向只「看見兄弟眼中的木屑」,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大樑」(路 6:41)。耶穌警告我們,當我們只能看到別人的錯,但卻對自己的錯誤視而不見,我們便是偽善。

此外,在本週的讀經二中,保祿將律法,只會帶來死亡的「罪過的權勢」,並列於耶穌戰勝死亡,帶來「不可朽壞的」和「不可死的」(格前15:56, 54)。保祿鼓勵我們「堅定不移,在主的工程上,該時常發憤勉力」,不是因為律法中的文字,而是出於對天主的信心和真誠的愛(格前 15:58)。

無可否認,好的說話來自一顆善良的心,「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路 6:45)。當我們讓天主以唯一的真理聖言─聖言成為血肉,我們的主基督─來孕育我們的心靈,我們便可以產生豐盛的好果子,反映天主的榮耀。實際上,從愛的土壤中培養的說話會帶來豐盛的生命,並繼續增長。「人從荊棘上,收不到無花果,從茨藤上,也摘不到葡萄」(路 6:44)。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