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可以歡欣喜悅?

by Ben Cheng
2017-01-29
常年期第四主日

索福尼亞先知書 2:3; 3:12-13


格林多前書 1:26-31


瑪竇福音 5:1-12


今天的福音是新約聖經裡,其中最美麗和重要的一篇。就是「真福八端」—山中聖訓的開始。

耶穌「就上山,坐下後,門徒來到祂面前」(瑪 5:1) 。在舊約裡,梅瑟上山取得十誡。現在,耶穌是新梅瑟,給我們新誡命。在古時,「座位」是權力的象徵。師傅會坐下來,門徒在他的腳下受教。同樣地,耶穌用了此嚴肅的方式來教導我們祂的願景,展示給我們祂的方案。為什麼這篇福音這樣重要?因為天主子親自告訴我們怎樣才會歡樂!請注意,耶穌基本上沒有談及責任、誡律或要求。祂首先談及的是喜樂。從一開始,天主最想我們獲得的是喜樂。這也是宗教的意義! "Beatitudos" 拉丁原文是歡喜和快樂。一切從喜樂而來,一切都圍繞着喜樂。

當我們細心聆聽這人所共知篇的「真福八端」時,我提議用其中的一種排列,就從這兩端為開始:「憐憫人的人真有福」(瑪 5:7),和「締造和平的人真有福」(瑪 5:7)。這兩端是此屬靈方案的中心,也是我們直接參與從天主而來的生命。天主是慈悲。"Hesed"—希伯來語的意思是「溫柔的慈悲」,常被用來形容天主。天主是富於慈悲和憐憫的 (拉丁語 "compati" 是一同受苦的意思)。當我們富於憐憫,便進入別人的痛苦、喜樂、憂傷和苦惱。這就是憐憫的意思,也就是天主。天主的本性是憐憫和愛。如果我們生活得像天主,做一個慈悲的人,我們是多麼有福。如果我們現感到沮喪或不開心,就做一件簡簡單單,憐憫人的愛德善行。在表現慈悲時,我們便會找到喜樂。

第二,天主是平安、和諧與協調的。祂是和平的共融。天主創造天地萬物的時候,祂以非暴力形式來創造,以確保世界來自慷慨的愛德行為。當復活的耶穌顯現給祂的門徒時,祂的第一句話是:「平安」,意思是來自天主心中的平安。祂把這平安送給祂的門徒和教會。因此,與人和諧共融時,我們便參與來自天主的生命。做一個舉手投足為和平締造條件的人吧!這也就是基督徒的生命。尋找慈悲與和平,把慈悲與和平連接起來。

當目標清楚後,我們便應全心和全靈地強力追求,也應該清晰專心地渴望。現在聽聽另外二端真福中的一端。「慕義如飢似渴的人真有福」(瑪 5:7)。我們飢渴什麼?這是一個好的靈修問題。耶穌說你若為義,而不是為世間事物而飢渴,那就是慈悲與和平。相關的一端「心地純潔 (心裡潔淨) 的人真有福」(瑪 5:8)。意思是,在我們心中,在自己五內的最深處, 有一個清晰的渴望和專注。你的心裡有什麼?心裡面是否不整齊乾淨,或注意力不集中?用純潔的心去找尋唯一件事:找尋肖似天主,來自祂的慈悲,你便會快樂。

細察以上四端後,我們已能看得清楚餘下幾端,而這幾端為我們提供了實踐這中心渴望的條件,也清楚告訴我們完成這偉大目標的方法。

過份專注物質是達至慈悲與和平的其中一個主要障礙。所以「神貧的人真有福」(瑪 5:3)。如果我們不受世物的吸引而綀博,我們會很快樂。若我們慕義如飢似渴,我們的心便得容下天主的溫柔仁慈。到我們是富有時,便會知道怎樣善用財富,彰顯天主的慈悲。

過份喜歡愉快的感覺是我們得到來自天主的生命的另一障礙。因此,「哀慟的人真有福」(瑪5:5) 。我們有種錯覺,就是除非令自己的觸覺感到愉快,否則我們便不會快樂,更不應該面對生命裡的負面經驗和傷害。其實真正的同情與憐憫、慈悲和愛情有時會帶來很深的傷害。我們生命的中心是在愛的路上同行,而不是霋時感覺愉快。要得到真快樂,我們不要戀棧觸覺的暢快。

太專注於權力是達至慈悲與和平的另一阻礙。所以,「溫良 (卑微低下) 的人真有福。」(瑪5:5) 。如果我們看重世物,我們便會不擇手段地追求,令自己內心非常懊惱。不在乎世間權力、名譽和榮耀的人是有福的。我們有自由去做真正的好事,就是承行天主的旨意。如果找到那份自由,我們便是有福。

最後,沉迷於得到別人喜愛亦會阻礙我們得到來自天主的生命。所以,「幾時有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譭謗你們,真有福」(瑪5:11)。很多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別人的認同 — 在朋輩中,我們渴望受人喜愛、愛慕和擁戴。在工作岡位上,我們更四處找尋名聲人望。其實承行天主的旨意往往是得不到世人的認同。如果我們不着眼別人的認同而心裡潔淨,便能得到慈悲與和平。我們便能因為做對的事和美好的事而如飢似渴。

朋友,這就是歡欣喜悅的祕訣。你想做一個歡喜快樂的人嗎?融合「真福八端」為我們生命的支柱吧!天主之子將必保證我們快樂。

鳴謝
這是Bishop Robert Barron講道的摘錄, 包括 “BLESSED ARE WE”, “HOW TO BE HAPPY”, “THE BEATITUDES: A SPIRITUAL PROGRAM” 和 “THE PROGRAM FOR FREEDOM”。.詳情請溜覽 Word On Fire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