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該聽從【上主的】聲音, 不要心頑」

by May Tam
2021-09-05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依撒意亞先知書 35:4-7


雅各伯書 2:1-5


馬爾谷福音 7:31-37


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嘈吵的世界。充斥着我們生活的,是很多說話;而這些說話,很多是空談、無用的。明顯地,我們的世界和今天福音讀經裏那聾人的世界很不同。但在這吵鬧和說話之中,我們的境況和他實在非常相似,就是說,我們經常是與人彼此疏離,更甚的是疏離天主。是否太多說話的噪音和喧囂令我們聽不到天主的聖言,就像耶穌所說:「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 (谷 8:18)。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三鐘經》祈禱時(2012 年 9 月 9 日),以一個字 — 「厄法達」— 來形容耶穌的事工。這不是一個甚麼神奇的字, 在阿拉美語這字的意思是「開了吧」。雖簡單,但耶穌說的這個字, 卻有更深刻的含義。
確實,這聾啞的人與別人隔離, 是封閉的; 但因耶穌的介入,讓他可以與世界互相開放,「這開放,由始於聽覺和言語的感官,而涉及他整個人和他的生命」 (同上)。然而,一個人的封閉不只局限於五官感應的失能 。靈性上的失聰也是一種殘障。當我們聽不到或不肯聽天主的話語時,溝通也就關閉了。如果我們靈性上是聾的,靈性上我們也會是啞的,因為聽和講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當人關閉自己,不聆聽天主的話語,他便會很難去講屬靈的真理。在《三鐘經》祈禱中,教宗本篤十六世稱這些靈性上的障礙為「一種內在的關閉,影響着人的五內,聖經上稱之為『人心』」。
在聖經中,我們遇到不同的字來形容心和耳在屬靈上的缺陷 — 硬着頸項、心耳未受割損、執坳、心頑、心硬如金剛石或遲鈍 (參考 出 32:9, 宗 7:51, 詠 95:8-9, 81:11-13, 匝 7:11-12, 依 6:10, 耶 11:8, 則 36:26, 瑪 13:15)。教宗本篤十六世說:「所以,我認為,這小小的一個字,『厄法達』—『開了吧』總結了基督的整個使命。人因罪惡而成為內在的聾啞,基督成為人,為使人可以聽到天主愛的聲音,對人的心說話,使人可以學到用愛的言語來與天主和別人溝通」 (同上)。
耶穌治好聾啞人的這個奇蹟只在《馬爾谷福音》有記載,並巧妙地以《依撒意亞先知書》第 35 章為背景。《依撒意亞先知書》第 35 章是一個美好的應許,描繪默西亞來的時候會是什麼光景:「那時瞎子的眼睛要明朗,聾子的耳朵要開啟; 那時瘸子必要跳躍如鹿,啞吧的舌頭必要歡呼」 (依 35:5-6)。無可否認,這奇蹟已經應驗了這應許的一部份,依撒意亞所預視的兩個元素已經實現了,「祂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叫啞吧說話」(谷 7:37)。耶穌是應許的默西亞,不但『打開』了那位殘障人士,也打開了天堂,把治癒和救恩帶给世人。「正是為此,耶穌來『打開』,來釋放, 好讓我們可以完全活出與天主及與人的關係」(同上)。
是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很嘈雜的世界裡。我們的耳朵可能已習慣性地關上了,聽不到天主的話語; 我們的舌頭也慣性地僵硬了,不能說天主的真理。讓我們祈求耶穌的「厄法達」這一個字不但治好那聾啞人,也治好我們每一位。讓我們祈求恩典,讓耳朵打開,正如聖詠作者所說:「今天該聽從【上主的】聲音:不要心頑」(詠 95:8)。讓我們也祈求,當被耶穌「打開」之後,自己也會做那聾啞人的朋友所做的事,就是把靈性上有缺陷的人帶到耶穌跟前。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