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一到了伯達尼,得知拉匝祿在墳墓裏已經四天了。伯達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約十五『斯塔狄』,因而有許多猶太人來到瑪爾大和瑪利亞那裏,為她們兄弟的死安慰她們。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裏。瑪爾大對耶穌說:「主!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 」
若望福音 11:17-21

主!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
耶肋米亞先知可以說是當今「行為藝術」的先驅,他以一生的標奇行為作啟示天主對全以色列選民的訓斥與預言,甚至以自己婚姻及子女名字作行為象徵。今天讀經一所提及的腰帶象徵較不常聽。先知以處理腰帶的手法象徵以色列及猶大因拜偶像背棄天主,而失卻天主的護佑乃遭滅國之災。而今日福音提到一位婦人瑪爾大的另類行為,堅信只要當時耶穌基督(天主)在,她的兄弟拉匝祿便不會死。
以色列人/猶太人與猶太婦人瑪爾大兩者唯一的分別,是對天主的態度,信靠與否。而結果是亡國與復生。人在日常生活尤其在面對困窘中,常自信靠自己或以自身經驗常理(俗世)可以應付或無望地望天打卦,冀有奇遇解救,或一心將問題交給天主(由祂全包),以為祂自會理順一切,「自會照料」,不需自身面對解決。在對挑戰時,有多少人會先去探求天主藉此對我們啟示什麼?當認真面對問題中,對自身認識又會否有新增長,在抉擇中會否選向隱約聽到的天主意思(通常與自身常理有所不同或不敢作的)或還是較穩妥的自身俗世做法。天主所行的奇蹟都要求人的參與,不單要放手放心交託給祂,也要跟隨配合祂意。(通常我們不明所以如聖母瑪利亞雖不明瞭確切,但會全心全身跟著做,並默存心中,願祂旨意成就於己身; 跛子不能行也聽耶穌基督之言,拾起己床起身行。)這才是祂自會照料,與主相遇在自我認識或內心深處中。我們才敢說出:「主!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 」
天主,我們很多時只會將自身解決不了,或不想面對的拋給祢,而忘卻祢就在困惑中等著與我們相遇,讓我們真正認識自己及更深認識祢,好使我們日後更信賴祢。求主派遣聖神常住心中,在困境中能冷靜記起祢,放下自己,信靠跟隨祢旨意。以上所求因主耶穌基督之名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