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耶穌進了葛法翁,有一位百夫長來到他跟前,求他說:「主!我的僕人癱瘓了,躺在家裡,疼痛的很厲害。」耶穌對他說:「我去治好他。」百夫長答說:「主!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因爲我雖是屬人權下的人,但是我也有士兵屬我權下;我對這個說:你去,他就去;對另一個說:你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作這個,他就作。」耶穌聽了,非常詫異,就對跟隨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我給你們說: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國裡一起坐席。」耶穌遂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就照你所信的,給你成就吧!」僕人就在那時痊癒了。
瑪竇福音 8:5-11,13
本週是「將臨期」的開始,即意味着教會的禮儀年曆(丙年),又再是新的禮儀年度。將臨期有着雙重特點:一是每年期待紀念天主子耶穌基督的誕生;二是期盼耶穌基督末日再度來臨的時期。因此,筆者在本星期的每天聖言分享,嘗試圍繞着「將臨期」的訊息,與大家一起為迎接耶穌基督的再來而作信仰生活反省。
「期待」,從來都是一種盼望的表達,人往往在期盼中靜靜地等待。今天福音中講述一位百夫長的期盼,他為了那位癱瘓在家中的僕人,去祈求耶穌的醫治。在過程中,百夫長一直懷着極大的信德,謙卑地請求耶穌基督,「主!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瑪8:8)百夫長憑着這句看似請求,實際是一份深切的祈禱,可以看到一位外邦人對主耶穌怎樣的信賴和倚靠。難怪耶穌也這樣回應:「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瑪8:10)
值得深思的,在祈禱生活中,我們又是抱着怎麼樣的心態?又有否如百夫長一樣,懷有堅定的信德去面對耶穌呢?讓我們在將臨期,這抱有期望的時刻,每天都持守地祈禱,去迎接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
上主,我們的天主,求祢使我們殷切期待祢聖子基督的來臨;好能當祂來臨時,發現我們正在清醒祈禱,歡欣讚美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