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為門徒洗腳後,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也沒有奉使的大過派遣他的。你們既知道了這些事,如果實行,便是有福的。我不是說你們全體,我認識我所揀選的;但經上所記載的必須應驗:『吃過我飯的人,也舉腳踢我。』就是現在,事未發生以前,我告訴你們,好叫事發生以後,你們相信我是那一位。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接待我所派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來的。」
若望福音 13:16-20

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也沒有奉使的大過派遣他的。
在今天每事都講求名列前矛,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況下,要學習懂得謙卑,實在不是一件易事。
剛過去的四旬期,筆者有機會與小學生們一起經歷「修和之路」(即拜苦路),在第一處分享耶穌的最後晚餐時,借用耶穌給門徒洗腳的這一幕,與他們提及在生活中,不需刻意地追求首位,指出他們在班中無論擔當任何職務,為的就是要成為其他同學的「僕人」,願意以謙卑的心去服務他人,因為這才是出於愛的圓滿。的確,若我們能接受天主自我給予的愛和服侍人的心時,我們便有能力和渴望同樣地服侍他人。
聖史若望所記述耶穌最後晚餐過程中,給人留下最深印象,莫過於祂給十二門徒洗腳的一幕,祂就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間,然後把水倒在盆裏,開始洗門徒的腳, 用束著的手巾擦乾。(若13:4-5)這一舉動,相信在席的每位門徒,不但感到驚訝,更遑論照耶穌所做的去做。
真的要感謝天主!當同學們聽到這分享時,他們大多欣然接受,明白到「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道理,甚或有同學以正面的態度作出回應。
主,耶穌基督,祢以身作側地教導我們要以愛去「甘願為僕」。求祢賜予我們這份勇氣,願意為他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