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區歷史
小城傳教古今:澳門三巴仔和瘋人廟
俗稱「三巴仔」的聖若瑟修院聖堂,二百多年來見證了一代代學生學習成為傳教士;而舊稱「瘋人廟」的望德聖母堂前身是痲瘋院小堂,後來發展成華人教友實踐信仰、彼此扶持的地方。她們盛載了許多傳教救靈的真實故事,反映了天主教信仰知識與愛德並重的幅度。
日期: 2022 - 1 - 15
殉道的色彩
多倫多天主教中華殉道聖人堂藉著慶祝堂區三十週年,主辦了一個宗教藝術聯合展覽,讓教友以不同方式的創作表達對信仰的反思。他們更邀請到來自香港的公教畫家劉婉婷繪畫了多幅中華殉道聖人的畫像。《愛‧常傳》帶大家去看看他們這個不一樣的藝術展。
日期: 2020 - 7 - 11
走過堂區一百年
一百年,足夠令一顆種子變成一棵百年老樹,也足夠讓一個團體茁壯成長,貢獻社會。滿地可中華天主堂一直致力服務社會。《愛‧常傳》帶大家看看這堂區在過去一世紀怎樣面對不同挑戰,回應社會的需要。
日期: 2018 - 10 - 20
尋根‧百載傳承
於1957年創立的滿地可天主教中華學校,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學校。而中華學校所隸屬的中華天主堂,更於今年慶祝建堂一百週年。《愛‧常傳》帶大家看看這堂區怎樣見證過去一世紀,華人在滿地可生活的變化。
日期: 2018 - 10 - 13
跨越六十載
由四處租借別人的地方,到終於擁有自己的聖堂,渥太華的聖神天主堂走過毫不簡單的六十年。《愛●常傳》特別在他們慶祝六十週年的一天探訪他們,帶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悅。
日期: 2016 - 9 - 17
解構聖保祿大殿
多倫多的聖保祿大殿是教區裡最有歷史的堂區。在這慈悲禧年,聖保祿大殿亦是其中一間設有慈悲之門的聖堂。《愛●常傳》帶大家認識這間歷史悠久,建築優美的大殿。
日期: 2016 - 1 - 16
回顧前瞻賀銀禧
一個原本只有數十家信友,連聖堂也沒有的堂區,憑藉眾司鐸在天主的帶領下,以及一群熱心的教友的協助,二十五年後,竟茁壯成為全球海外華人信友最多的天主教堂。
日期: 2012 - 11 - 11
陶治我心 / 一個堂區的誕生
陶瓷製作可以是一種興趣,但也可以是一個靈修以及跟天主傾談的工具。Helen修女主持陶瓷工作坊,利用陶瓷製作來祈禱,和天主接觸。
渥太華的華人天主教團體已有超過五十五年歷史,在2010年十月,他們終於擁有自己的聖堂,舉行堂區成立後的首個感恩祭。「生命恩泉」帶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悅。
渥太華的華人天主教團體已有超過五十五年歷史,在2010年十月,他們終於擁有自己的聖堂,舉行堂區成立後的首個感恩祭。「生命恩泉」帶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悅。
日期: 2011 - 3 - 6
百年見證
多倫多的嘉模聖母堂是多倫多第一間華人天主教堂。在它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裏,曾先後被多個國家的新移民教徒使用。一次普通的維修工程,竟然掘到寶,讓這間歷史悠久的教堂重放異彩。
日期: 2011 - 2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