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逾越節,耶穌的父母必往耶路撒冷去。耶穌到了十二歲,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過完了節日,他們回去的時候,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未發覺。他們只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後,才在親戚和相識的人中尋找他。既找不著,便折回耶路撒冷找他。
過了三天,就在聖殿裡找到了耶穌。他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凡聽見他的人,對他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他的父母一看見他,便大為驚異。
耶穌的母親就向耶穌說:「孩子,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
但是,他們不明白耶穌對他們所說的話。
耶穌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
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的恩愛上,漸漸增長。
路加福音 2:41-51a

孩子,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
大聖若瑟在福音的敍述中,雖沒有記下他的説話,而他卻是一位行動者。若我們細讀今天的福音,在他的行動中,顯示了他對少年耶穌的愛,更顯出他和天父的情。
過完了慶節,少年耶穌按照習慣跟著父母回家。因為男女分道而行,若瑟、瑪利亞都以為孩子跟上了對方,到某處匯合才知道祂失蹤了。相信他們一定十分慌張。當在聖殿找到了耶穌,若瑟並沒有以嚴父的姿態訓斥孩子,他流露了對孩子的尊重,把一切都像瑪利亞同樣默存於心。他對孩子的信任和愛是由衷的。他明白到在耶穌身上自己的使命:保護、養育和成全主旨。所以在另一方面來説,他對天父的完全信賴、交托和服膺於自己的使命,是一份深厚的父子情。
身為父母的,我們從耶穌的雙親學到了什麼呢?我們對孩子的態度能彰顯天父給每人的愛,或更好說如何讓我們領悟到和天父的關係呢?
大聖若瑟,聖母的淨配,耶穌的保護者,請求你為世上所有家庭祈禱,特別是那些陷於各種困難的家庭,好讓他們都得到天主的降福,使家庭和睦,在生活中彰顯主愛,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