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耶穌同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下山,來到門徒那裏,看見一大群人圍著他們,經師和他們正在辯論。全民眾一看見了耶穌,就都驚奇,立刻向前跑去問候他。耶穌問門徒說:「你們和他們辯論什麼?」群眾中有一個回答說:「師傅,我帶了我的兒子來見你,他附著一個啞巴魔鬼;無論在那裏,魔鬼抓住他,就把他摔倒。他就口吐白沫,咬牙切齒,並且僵硬了。我曾請你的門徒把魔鬼逐出,他們卻不能。」耶穌開口向他們說:「哎!無信的世代!我與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我容忍你們要到幾時呢?帶他到我這裏來!」他們就把孩子領到耶穌跟前。魔鬼一見耶穌,立時使那孩子拘攣了一陣,那孩子便倒在地上,打滾吐沫。耶穌問他的父親說:「這事發生在他身上有多少時候了?」他回答說:「從小的時候;魔鬼屢次把他投到火裏或水裏,要害死他。但是,你若能做什麼,你就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吧!」耶穌對他說:「『你若能』,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小孩子的父親立刻喊說:「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吧!」耶穌看見群眾都跑過來,就叱責邪魔說:「又聾又啞的魔鬼,我命你從他身上出去!再不要進入他內!」魔鬼就喊叫起來,猛烈地使那孩子拘攣了一陣,就出去了;那孩子好像死了一樣,以致有許多人說:「他死了!」但是耶穌握住他的手,拉他起來,他就起來了。耶穌進到家裏,他的門徒私下問他說:「為什麼我們不能趕他出去?」耶穌對他們說:「這一類,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
馬爾谷福音 9:14-29

哎!無信的世代!
在信仰生活中,從來「信德」都是我們的選擇,且是靈性成長的歷程,必須在當中嚐過苦痛和不安,也不能明瞭將來能否結出果實來。
今天的福音篇章,記述了一位父親,把他附了啞巴魔鬼的兒子,帶到門徒跟前,請求他們替兒子驅逐魔鬼,卻不能成功。當耶穌知道後,慨嘆一句:「哎!無信的世代!」(谷9:19a)耶穌的這句話,正表示出人雖懷有信德,但仍需經得起考驗。
筆者早前曾閱讀《划向深處~穿越信仰的低潮》一書,作者多默基廷神父提醒,在我們的生命試煉中,「信德」是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從中認識自己,而信德關鍵危機的終向和目標,就是對天主全然的依賴和交託。門徒之所以未能驅逐魔鬼,正好展現了他們的信德仍未經得起考驗,難怪耶穌在回應他們的提問,「這一類,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谷9:29),因為他們未能真正地依賴天主。
說到這點,捫心自問,我們當發信德之時,又是否真的全然交託?抑或仍以自己的思念作終向?正因如此,「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吧!」(谷9:24),成了筆者每次向天主祈求信德時,務必表達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