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年(瑪竇) 耶穌升天節:做個容易受傷的基督徒

by 吳智勳神父
2020-05-24
耶穌升天節(節日)

宗徒大事錄 1:1-11


厄弗所書 1:17-23


瑪竇福音 28:16-20


 今天第一、二篇讀經提到耶穌受難、死亡、復活、升天及坐在天主的右邊,這是信經中的主要內容。教會早期的宣講著重耶穌的死亡和復活,聖保祿重複強調基督的復活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他好像不太理會耶穌升天。為何如此?升天既在信經出現,又似乎應在救恩史上有一地位,今日的讀經其實已給了答案。

 路加記載升天發生在復活後四十日。四十這數字,在聖經往往代表新時代的開始,如以色列民在曠野四十年才進入福地,耶穌在曠野四十天才開始傳道生涯。現在復活後四十天,因著耶穌的升天,門徒接受了新使命。

 我們先從耶穌的角度看升天的含義。首先,升天表示耶穌在世的公開使命結束了,祂的工作將由教會繼續。第二,祂以另一方式臨於我們中間,我們不再用肉眼去接觸祂,而用信德去感受祂,如在聖事、禮儀或祈禱裡。第三,祂成為宇宙的主宰。這就是保祿在書信中所稱:「祂坐在天主的右邊,超越一切」,或瑪竇福音所云:「天上地下一切權炳全交給我」的意思。瑪竇沒有提及升天,可能怕人誤解升天表示基督不存在,但他聲明祂和門徒「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

 對我們基督徒來說,耶穌升天有何意義?基督的死亡復活使基督徒產生徹底改變,升天卻表示接受使命;沒有使命感的基督徒是有所欠缺的。耶穌升天前清楚要求門徒:「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瑪黎雅全境,直到地極,做我的證人。」基督徒不能像天使所說的「站著向天觀看」,望天打卦不做事便不是基督徒。

 我們不像當日的門徒親眼見到復活的基督,我們能做甚麼證人?我們能對世人說:我們是不見而信的門徒,我們相信基督的話,祂的話在我們身上起了作用,否則今日的我們不會如此。我們是祂慈愛的證人,我們願以愛的生活顯示祂先愛了我們。每當世人譏笑我們,問我們天主在哪裡,世界上不是還有些地方鬧飢荒、有些地方戰火不停嗎?我們更該以愛的生活為主作證,因為那裡有愛,那裡就有天主。另方面,升天是對我們信仰的深度挑戰,因為我們要相信無論甚麼環境,基督雖不一定以奇跡解救我們,但祂會和我們一起渡過。

 每個人總有幻想,在幻想世界裡,我們可以是所有能力的化身。因為社會仍有各樣不幸的天災人禍,故此有人因應需要替我們製造出超人、蝙蝠俠、黃飛鴻、原振俠等替人消災解困的英雄。基督徒難免受其影響,也愛看這類電影或小說。其實這類幻想是不健康的,它使我們躲縮在安全的幻想世界裡,事事逄凶化吉,天主並不輕易地免除我們生活的困苦。如果祂連自己的兒子及其宗徒也不憐惜,為甚麼祂要特別優待我們?幻想能減弱基督徒的使命感,使人不行動,成為呆立望天的人,企圖在幻想中求安慰。耶穌升天給予基督徒作證的使命,我們須相信福音的力量及愛的力量,為了基督甘願做容易受傷的基督徒。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