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耶穌向他的門徒說:「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到那一天,有很多人要向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因你的名字說過預言,因你的名字驅過魔鬼,因你的名字行過許多奇蹟嗎?那時,我必要向他們聲明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吧!「所以,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的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並不坍塌,因為基礎是建在磐石上。凡聽了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就好像一個愚昧的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就坍塌了,且坍塌得很慘。」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群眾都驚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的人,不像他們的經師。
瑪竇福音 7:21-29

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的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
本週分享繼續運用聖言誦禱(Lectio Divina)的方法,也選取流行文化元素作引子,細味聖言與現代日常生活的關係。今天選擇的福音字詞是「建在磐石上」, 令我聯想起經典電影:《歲月神偷》。
香港電影《歲月神偷》描繪了六十年代香港一個清貧卻溫暖的家庭,在接連失去兒子與丈夫的痛楚中依然堅持生活的故事。電影中羅媽媽面對逆境時始終維持樂觀積極的信念,每遇困難就對孩子們說「做人,總要信!」她的意思是人一定要有積極的信念才能戰勝困境 。這種信念本質上就是將生命建造在磐石上的意義:即便遭遇最黑暗的時刻,她依然笑對生活,教育子女快樂成長 。從信仰反思的角度看,羅媽媽的堅忍與信任就如經文中建造於磐石的房屋,在巨大的風雨(痛苦與絕望)中仍不倒塌。與之對照,如果一家人將盼望寄託在事業成敗或世俗安逸上(類似建在沙土上),那麼一旦失去表面安定,整個生命就可能崩解。電影讓我們看到:內心深處的信念有如磐石,如何支撐一個家庭度過最嚴酷的暴風雨,正印證了耶穌比喻的真實力量。
「磐石上的房子」比喻對現代信徒既是警戒也是安慰。警戒在於,若我們的信仰和生活缺乏實際的行動基礎,就像房子蓋在沙土上,暴風一來必定崩塌 ;安慰在於,只要我們真的在基督裡紮根,遵行祂的話語,就能面對人生各樣挑戰安穩不懼 。正如評論所提醒我們:聰明人和愚拙人都會遇到雨淋、風吹,但前者能通過試煉,後者卻因基礎不穩而崩塌 。願我們效法《歲月神偷》中持守信念的羅家,對神天主的信靠與以信仰實踐,紮下堅固的根基,讓生命之屋無論面對何等風雨,依舊屹立不倒,藉此真正活出耶穌所說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