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信德’
「人子將被交於人們手中。他們要殺害他,第三天他必要復活。」
這是耶穌第二次向門徒預言祂的苦難和復活。經過第一次預言後伯多祿勸阻而被耶穌斥責,繼而耶穌在山上顯聖容,這一次耶穌再提苦難,可能門徒都不知應如何反應。
日期: 2017 - 8 - 14
你都可以
試過跟大廚學烹飪嗎? 試過跟音樂老師學彈結他嗎? 或者跟上司學習管理團隊嗎? 人總有一個習慣,當面對錯敗的時候,會找藉口,我們會說「你是師傅,是大師級,當然輕易做得到,但我只是普通人。」
日期: 2017 - 8 - 12
信德的觸摸
相信大家可能都遇見過,有些教友獨個兒站在聖像前(特別是聖母像),凝望祈禱,唸唸有詞,每誦唸一段經文,她必會用手觸摸聖母像,期望得到庇蔭和祝福。當然,從人性角度而言,求神護庇,那是無可厚非的,但究竟是真的相信,抑或只是為求安心呢?
日期: 2017 - 7 - 10
教宗方濟各:天主的許諾使我們立足於希望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4月26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論述基督徒的希望,表示「忠信的天主子民是起身在希望中行走的人」。
日期: 2017 - 4 - 27
教宗方濟各:希望不是基於人的承諾,而是在信德中扎根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應如同亞巴郎那樣向信德敞開心門,相信天主所應許的,必予以完成。教宗方濟各3月29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時如此勉勵信友們,強調基督徒的希望必須建立在信德上,而不應依靠人的推理或承諾。
日期: 2017 - 3 - 30
聖地‧聖經‧冷知識 – 加里肋亞海
加里肋亞海一帶景色優美,是耶穌開始傳教的地方。《愛‧常傳》之《聖地‧聖經‧冷知識》帶你回到公元一世紀,看看耶穌和宗徒在加里肋亞海的事跡。
日期: 2017 - 3 - 4
信德與救恩
當細閱這段福音章節時,筆者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來:「教會之外沒有救恩」,我們又應如何去理解這種說法,對於那些仍未願意接受基督信仰的弟兄姊妹,我們又應怎樣看待他們呢?從耶穌與這位外邦婦人的對話中,可以看到一點點端倪。
日期: 2017 - 2 - 9
教宗方濟各:信賴天主指的是毫無條件地進入祂的計劃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月25日週三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例行公開接見活動。他繼續以「基督徒的希望」為主題講授要理,透過舊約聖經中勇敢婦女友弟德的事跡,勉勵我們不要教導天主該如何做事,而要不屈不撓地信賴祂,相信祂也能從死亡中拯救生命。
日期: 2017 - 1 - 26
怎樣的信德
福音提到有許多來自不同地方、有病患的民眾前來,為觸摸一下【耶穌】希望得到醫治,這是人之常情,如果我們知道有一位神醫,無論是相信或是懷疑,都總會想把握一個希望,姑且一試。
日期: 2017 - 1 - 19
教宗方濟各:做個希望的使者,因為世界迫切需要希望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2月14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講解聖誕節的喜樂,即被天主寬恕的喜樂,勉勵基督徒做個希望的信使,因為世界迫切需要希望。
日期: 2016 - 1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