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希望

by BRS21
2025-03-28


有一個經師聽見了他們辯論,覺得耶穌對他們回答得好,便上前來,問他說:「一切誡命中,那一條是第一條呢﹖」耶穌回答說:「第一條是:『以色列! 你要聽! 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條是:『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那經師對耶穌說:「不錯,師傅說得實在對:他是唯一的,除他以外,再沒有別的:應以全心、全意、全力愛他,並愛近人如自己,遠超過一切全燔祭和犧牲。」耶穌見他回答得明智,便對他說:「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從此,沒有人敢再問他。
馬爾谷福音谷 12:28b-34

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

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

亞巴郎是天主的朋友(達3:35),天主曾應許亞巴郎,他的子孫有如天上的繁星,多得不可勝數(創15:5);而且天主為他的子孫,預留了安居樂業的土地,客納罕(15:18-21; 17:8);最重要的,是天下萬民要因他和他的後裔,蒙受祝福(12:3b)。天主是全能的,言出必行,祂必會兌現所有的承諾。但人類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之中,所以天主的承諾,不會即時兌現。例如,亞巴郎的曾孫若瑟,先被賣到埃及當奴隸,後來當了埃及宰相,幫助埃及和四周的民族,渡過七年的大旱,並安排了父親雅各伯(以色列)一家七十口,遷居埃及,免受大旱之苦(46:27)。定居四百三十年後(出12:40-41),成了一個60萬人的族群(12:37),在埃及當奴隸。以色列人是一個聰明務實的百姓,有食有住,並不以奴役為苦!但奴役始終不是祝福埃及國,所以天主召選了梅瑟解放他們。離開埃及,過了紅海,擺脫了法郎的追捕後,下一步要面對的,就是如何前往客納罕的問題了。60萬人一齊前行,包括婦孺老弱在內,可能要用幾個月的時間。姑且不考慮軍事上如何與沿途的民族交戰,也要思考如何應付60萬人飲食上的需要!的確,在起初,擺脫埃及人的奴役是相當吸引和理想的,不用周詳的計劃,祇憑一鼓作氣,足以成事;但面對一望無際的曠野,何來食物和飲用水呢?難怪群眾抱怨梅瑟,要求返回埃及,甚至死在埃及(14:11-12; 16:1-3)!

雖然猶太人是一個「執拗的百姓」(出32:9; 申9:6),經常背叛天主、試探天主,但不要忘記,第一代基督徒,全部都是猶太人!所以天主對猶太人,仍然懷有希望,不斷給他們回頭悔改的機會。因為猶太人務實,與天主的關係中,「愛」的元素不足,我們可以從經文中找到一些線索。在《梅瑟五書》,「愛」字祇出現過58次,一半集中在《申命紀》; 而在《四福音》,「愛」字出現過109次,幾乎是《梅瑟五書》的兩倍!可見猶太人不是不知道「愛」的重要,但在教義上,猶太教認為全燔祭和犧牲,是與天主來往最重要的事務。所以在今天福音中,耶穌讚賞這位挑戰祂的經師,回答得明智(谷12:34a),明白到遵守「愛」的誡命,遠超過一切教義上最重要的事務(12:33)。

親愛的讀者,這位被耶穌基督讚賞的經師和所有猶太人是有希望的,因為他們離天主的國不遠。至於他們能否進入天國,在於他們能否知行合一!朋友,你和他們一樣是知道愛主愛人的重要,你進入了天主的國沒有?
天主保祐!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