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聖經 – 聖經會不會有錯?

by Rosa Tse
2017-02-08

如聖經是可靠的話,為什麼我們有時會發現前後矛盾的地方?

Quote

今天我們繼續《打開聖經》。今天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聖經,會不會有錯?在這裡,我們引用《弟茂德後書》第三章第十六節,聖保祿的書信裡他這樣講,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聖經,為教訓、為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正義,都是有益的。在這幾句話,聖經的話裡面講了兩個事情。第一,聖經是因聖神的默感所寫成的,如果是聖神的默感所寫成的,那當然就不會錯,但是是什麼不會錯,這裡講的很清楚,為教訓、為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正義,是教給我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在我們的信仰,在我們的道德上面,在這些教導上,不會錯。有的時候人們會講,聖經裡沒有錯,那為什麼聖經裡有時會發現有前後矛盾的地方?這裡讀了一個部分那裡讀了一個部分,好像這兩個部分很難融合。聖經如果是聖神的默感寫成的,怎麼會有錯呢?這個就是我們要講到的,錯與沒有錯是指什麼意思。如果只是講到很小的細節裡面,當然會有出入。

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說耶穌派遣門徒去宣講天主的福音,當時在《馬爾谷福音》裡第六章這樣記載了耶穌跟門徒講,在路上除了一根棍杖以外,什麼也不要帶,卻要穿鞋。換句話說,《馬爾谷福音》告訴我們耶穌派遣門徒的時候,你可以帶一根棍杖,可以穿鞋,但是《瑪竇福音》裡第十章這樣講,路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穿鞋,也不要帶棍杖,那《瑪竇福音》裡講你們就不要穿鞋子,也不要帶棍杖,你說哪一個是對的?是帶棍杖還是不帶棍杖?是穿鞋子還是不穿鞋子?那麼聖經裡一個《馬爾谷福音》,一個《瑪竇福音》,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在細節上當然會有出入,因為不同的門徒,他們聽耶穌講話的時候一定會有出入,這是很正常的,但是下面這個最根本的訊息,卻是完全一致的。這個訊息就是你們傳揚福音,不要依靠外來的東西,而只要依靠福音。

同樣再給你舉個例子,《馬爾谷福音》十四章裡說:當時伯多祿說,我絕對不會背叛你,最後晚餐的時候,耶穌對他說,雞叫兩遍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路加福音》二十二章,記載同一件事情,耶穌對伯多祿這樣說,今天雞還未叫以前你要三次說不認我。那到底是說是雞叫以前,還是雞叫以後?叫三遍還是雞就沒有叫?因為每個人,每個門徒聽到的會不一樣,但是這個核心的意思是,人是軟弱的,很短的時間,幾個小時之後伯多祿你就會不認我,雖然你今天現在信誓旦旦地講,我絕對不會背叛你,但是人的軟弱,會使你做的恰恰相反。所以在聖經的這個訊息是完全一致,雖然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會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這跟我們人的經驗非常一致,舉個例子,比如說,過感恩節的時候我們與朋友們聚會吃飯,突然有一個朋友來了,來了以後他就帶了幾個南瓜餅,他說這次我是特意去買了兩個南瓜,然後自己做了,這個不是從店裡買的,這是我自己從南瓜做出來的餅,然後這個朋友就走了。那我們吃這個南瓜餅的時候,就有其他朋友問了,這是從店裡買來的,還是家裡做的?我說這是誰誰從店裡買了兩個南瓜,從南瓜做的。買了兩個南瓜,另外一個朋友講說我聽到他說他買了三個南瓜,還有一個人說我聽到他說他買了四個南瓜,那我們每個人聽到的都不一樣,這很正常,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解釋,同一件事情會有出入,但是核心的這個訊息不會錯,這個南瓜餅是由南瓜做的,不是從店裡買回來的。

在聖經裡面也是這樣,當我們看到有一些訊息好像前後有矛盾,很正常,因為在細節上可以有出入,但是在後面的這個訊息教我們如何做人,為教訓、為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正義,是絕對不會錯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知道聖經是可以信實的,非常信實的記載。正是因為這些每個人的記憶上有個別的出入,才使我們相信聖經不是某一個人坐下來杜撰出來的,而是他們真正聽到了耶穌的話,而按照他們的記憶就寫下來的,反而更加證明聖經真實訊息可靠。

主題
語言

其他近期節目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