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及反省
天父將救恩賜給全人類
俗語有句話說:「本地薑不辣」,但沒有想到連耶穌基督也會不受自己家鄕人接受。耶穌生長在木匠之家,家鄕的人知道了,便不相信祂有這智慧和能力,這也許是人性的缺點,看不起別人。人只會自以為是,高傲自大,耶穌基督就是要糾正我們,以身作則,要以謙卑之心為人服務,這是愛的表現吧!
遵守誡命是因為愛
天主的愛和救恩是給全人類,不局限於以色列民族。在這編聖經前幾節已經出現了三次「法律」這個詞語,強調聖家如可遵守梅瑟的法律,天主的法律。也因為他們遵守天主的法律,聽從天主的話,天主沿途給他們啟示和照顧,有天使也有先知。
在疫境中反省生活
這次耶穌行的奇蹟是驅魔,三本對觀福音都有題及類似的事,可能地方不同,但都是驅走大數量的魔鬼,他們都懇求耶穌讓他們進入豬羣中,衝入海,死在水裡。這群魔鬼不但人數多,還是很兇惡,人用什麼鎖鏈和鐐也不能制服他們。
天主在大自然中的啟示
今天的福音,令筆者聯想起第五部福音,即是朝聖。「大自然奇蹟一定是來自天主。」十年前,筆者學習神學時,暑假期間與一班同學到以色列朝聖,主題是《馬爾谷福音》,領隊神父在加里肋亞湖邊,說了這句話。
在繁忙中察覺耶穌的愛
聖經少有地形容耶穌瘋了,事實上也真是啊!我們很少愛人愛到瘋了,除了我們的父母子女等,耶穌卻為了群眾的需要連飯也不能吃,這個狀態的耶穌完全漠視自己、家人和門徒的需要,與我們大相徑庭。其實為什麼祂要這樣愛這些群眾呢?
要以耶穌的視覺去看世界
迎年網上流行以「某某視角」形容一些照片,例如媽媽看子女總是漂亮的,稱為媽媽視角,戀人看對方總是最美的,粉絲看偶像總是最帥的。至於這福音片段,法利塞人只看到門徒掐麥穗食,可是為什麼門徒要這樣做呢?
守誡命背後的真正意義
很多時候,基督徒都守很多不同的規條,甚至被認為不合潮流和不合時宜,對於當時的猶太人守了和他們祖先所奉行的誡命,本應被讚賞,卻反過來被耶穌所責斥,耶穌不是指責他們不守誡命,而是批評他們不瞭解誡命背後的意義,就像禁食。
要與真理及愛德並肩生活
當法利塞人質問耶穌的門徒,為甚麼耶穌與罪人同席,法利塞人是振振有詞,有根有據的(谷2:16)。因為不與罪人為伍,是《聖經》中的教訓:「凡不隨從惡人的計謀,不插足罪人的道路…像這樣的人纔是有福的!」(詠1:1-2) 那麼,法利塞人質疑耶穌的行為,他們有錯嗎?沒有錯!他們擁有真理,可惜缺乏了愛德。「真理」與「愛德」,是聖神的恩賜。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缺一是甚麼意思?
耶穌是我們心靈和肉體的醫治者
作為一個癱子,最痛苦的,並不是身體的不能動彈,而是處處要仰人鼻息,倚靠別人的憐憫,失去了做人的尊嚴!沒有別人餵食,甚至插喉,他會餓死;試想想,洗澡,大小二便也要靠人幫助,尊嚴可以放到哪呢?記得一位四肢癱瘓病患者曾回憶說:「從前喜歡用小昆蟲嚇同學的我,如今卻被一隻小蟑螂,肆無忌憚地在我臉上蹂躪一番,真是報應!」癱子之苦,的確不足為外人道。
我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
即使在科學昌明的現代,附魔現象依然存在。無論精神科醫生怎樣努力以心理生理元素解釋,那些屬靈的現象,依然揮之不去。即使科學家想廢除靈魂這個概念,但「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2:7),仍然有意義。附魔現象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究意人是甚麼?有靈的生物是甚麼意思?
耶穌的媒人
一位已一百零四歲的耶穌會西班牙老神父,在一次新書發表會上興奮地唱歌跳舞,唱的是簡單的歌詞:「我要讚美主,亞肋路亞,因為你,我要感謝主,亞肋路亞……」因為他的活力和歌聲,大大打動很多聽眾。他原本已退休,但為了做耶穌的「媒人」,他從安老院出來,以活潑的歌聲鼓勵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