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急忙去了,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並那躺在馬槽中的嬰兒。他們看見以後,就把天使對他們論這小孩所說的事,傳揚開了,凡聽見的人都驚訝牧人向他們所說的事。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牧人們為了他們所聽見和看見的一切,正如天使向他們說的一樣,就光榮讚美天主回去了。滿了八天,孩子應受割損,遂給衪起名叫耶穌,這是衪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
路加福音 2:16-21
曾幾何時,一個牧羊人成為了以色列國的元首。「上主召叫了放羊時的達味,為牧放自己的百姓雅各伯,為牧放自己的人民以色列,他以純潔的心牧養了他們,他以明智的手領導了他們」(詠78:71-72)。他又是大部份《聖詠》的作者,和孔子相似,以禮樂教化國民。因此不少的聖詠都流露出上主天主是善牧的讚歎(詠23:1; 28:9; 80:2; 100:3)。官吏們也戴上了牧者的光環,一如在中國文化中,官吏是人民的「父母」一樣。可惜現實總歸現實,手握權力者之中,總有虐兒的「父母」,大有殘民以自肥的「牧者」,以至先知們口誅筆伐他們(耶10:21;則34:2)。牧羊人的經濟貢獻不及商賈,社會地位低微,在後來的世代中,已經淪為被歧視的一群,祇能在城鄉以外生活了!那麼,他們憑甚麼作見證呢?
首先,先知絕不能是自命的,而是天主按自己的旨意所揀選的。例如在《瑪竇福音》所載有關天主子降生的敘述,天主揀選了賢士作代言人,向大黑落德及全耶路撒冷宣告悔改。於是環繞著東方智者與猶太暴君的一場角力,加上天主藉天使的干預,啟示了天主子是普世君王的身份。在《路加福音》的敘述中,天主揀選的是卑微的牧羊人,向世人宣示,祂不但是祂的百姓雅各伯的善牧,祂更是普世萬民的善牧。牧羊人傳揚了一大隊天軍對天主的讚頌:「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4)。「主愛的人」是誰?是貧窮的人、哀慟的人、溫良和善的人、受欺壓剝削的人、憐憫人的人、心裡潔淨的人、締造和平的人和為義而受迫害的人(瑪5:3-10)。不論國籍語言,膚色宗教,天主子已經以善牧的身份,為他們交付了性命,把他們贖回(20:28; 谷10:45),「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b)。
親愛的讀者,無論你負擔著甚麼包袱,天主需要你向某些人作見證。保祿說得好:「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為贏得那軟弱的人;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為的是總要救些人」(格前9:22)。亞孟。
天主保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