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耶穌在提庇黎雅海邊,又顯現給門徒;他是這樣顯現的:當西滿伯多祿,號稱狄狄摩的多默,加里肋亞加納的納塔乃耳,載伯德的兩個兒子,和其他兩個門徒在一起的時候,西滿伯多祿對他們說:「我去打魚。」他們回答說:「我們也同你一起去。」他們便出去,上了船,但那一夜什麼也沒有捕到。已經到了早晨,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沒有認出他是耶穌來。於是耶穌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有些魚吃嗎?」他們回答說:「沒有。」耶穌向他們說:「向船右邊撒網,就會捕到。」他們便撒下網去,因為魚太多,竟不能拉上網來。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就對伯多祿說:「是主。」伯多祿一聽說是主,他原是赤著身,就束上外衣,縱身跳入海裏;其他的門徒,因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坐著小船,拖著一網魚而來。當他們上了岸,看見放著一堆炭火,上面放著魚和餅。耶穌對他們說:「把你們剛才所打得的魚拿一些來!」西滿伯多祿便上去,把網拉上岸來。網裏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雖然這麼多,網卻沒有破。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吃早飯吧!」門徒中沒有人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遂上前拿起餅來,遞給他們;也同樣拿起魚來,遞給他們。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向門徒顯現,這已是第三次。
若望福音 21:1-14

Jesus came over and took the bread and gave it to them, and in like manner the fish
復活的耶穌不是鬼魂,門徒也不是撞鬼,耶穌確實是復活了!
今天捉緊我眼球的字眼是兩個詞語「拿起」及「遞給」。耶穌死而復活是我們信仰的核心,我們這些跟隨耶穌的信友,與耶穌共死,也一定與祂共生。復活是真真正正的再活起來,身體的復活,生命以另一層次再出現及轉化。筆者是慕道班導師,當講述復活時,必定會詢問慕道者有關靈異的經驗,其實不難想像,親身又好,聽聞又好,慕道者總有很多分享,大家反應當然不一,有的聽得津津樂道,有的懼怕不已,相同的就是各故事情節總有些不似虛假的地方,令人希望尋求真相。以教理去解說靈異經驗實在不易,是否魔鬼?煉靈?未返天家的靈瑰?相反以現象去分析的話,大家更容易發現靈體的共通之處,例如:飄浮、半透明、五官模糊等。與之對比,復活後的耶穌就大不同,「耶穌站在岸上」(站立)、「門徒卻沒有認出他是耶穌來」(全新外貌) 、「耶穌對他們說」(發言)、 耶穌向他們說:「向船右邊撒網,就會捕到。」(提點) 、「拿起」及「遞給」(實體動作),耶穌的復活就是死了重生,實實在在的肉身復活,外貌雖然有改變,但是耶穌以言以行對人的供養卻沒有停止。
那一天,耶穌拿起餅來,遞給門徒,今天祂仍是這樣幫助每位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