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兒童提醒我們用溫柔的心能感受事物

by FLL Editorial Team
2015-03-19

Photo via Pixabay

Photo via Pixabay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於3月18日主持了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關於家庭的主題。教宗在談了母親、父親、兒女、兄弟姐妹和祖父母之後,這次他談論家庭中最小的成員:兒童。教宗強調兒童是人類的重大恩典,卻經常遭到排拒;兒童的純真和信賴給生活在惡意及虛偽現實中的成人帶來希望和微笑。

教宗說:「我想到我上次在亞洲訪問時所遇見的許多兒童,他們充滿生命和熱情。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世界上的許多兒童在不適宜生活的環境中生活。的確,不僅在道義上,也在社會學上,從如何對待兒童就能判斷出這個社會是自由的社會,還是受國際利益支配的社會。」

教宗準備在兩次要理講授中省思關於兒童的主題,本週三他談及每個兒童所具有的富饒。首先,兒童「不斷地提醒我們為進入天主國的必要條件,那就是不可自負,卻需要得到幫助、愛和寬恕」。其次,兒童「提醒我們,我們永遠是兒女」。

「我們眾人都是兒女。這事實經常告訴我們,生命不是我們所給予,而是我們所領受的。生命的重大恩典就是我們所領受的第一件禮物,即生命。有時我們會忘記這事實,似乎將自己作為生命的主人。相反地,我們根本就是從屬的人。」

兒童帶給成人的另一件禮物是「信賴和純真」的目光,全無「惡意、虛偽」以及「使人心硬的生活污垢」。教宗表示:「兒童不是圓滑的人:他們感覺什麽就說什麽,看到什麽就說什麽,而且坦率說出。他們屢次令父母尷尬,在別人面前說:『我不喜歡這個,因為它很難看。』然而,兒童說的是他所看到的,他們不是虛偽的人。他們還沒有學會我們成人已精通的那虛偽的學問。」

兒童也是「溫柔」的同義詞,他們用「詩意」般的目光看待生命,因為一顆溫柔的心能感受事物,不限於將事件當作純粹的物品來對待。兒童也意味著仍有「微笑和哭泣」的能力,這在許多成人身上卻消失了。教宗舉例說:「我伸手擁抱他們時,有些孩子微笑。其他孩子看我穿著白衣,以為我是醫生,我來是為他們打預防針,於是就哭了,但他們的哭泣是出自本能啊!兒童正是這樣!微笑和哭泣:這兩件事在我們成人身上往往凍結了,我們不再有這能力。許多次,我們皮笑肉不笑,我們的微笑沒有生命,是不生動的微笑,也是做作、滑稽的微笑。兒童的微笑發自內心,哭泣也出自本能。」

教宗表示,所有這些足以使我們明白耶穌為何說天主的國是屬於兒童的。兒童是「生命、喜樂和希望」,他們有時雖然也會令人煩惱。教宗說:「兒童當然也會令人操心,有時會帶來許多麻煩。可是,有這些使人操心的事和這些麻煩的社會總比一個憂傷和死氣沉沉的社會好,因為死氣沉沉的社會沒有兒童!若我們看到一個社會的出生率勉強達到1%,我們便可說,這個社會是憂傷的,是死氣沉沉的,因為沒有兒童。」

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教宗提到隔天3月19日是普世教會的主保大聖若瑟瞻禮。他說:「親愛的青年們,你們應注視著他,以他為謙卑和生活有節的模範;親愛的病人們,你們要以耶穌的義父緘默和祈禱的態度來背負十字架;親愛的新婚夫婦們,你們必須懷有若瑟與童貞瑪利亞同樣的愛來建設家庭。」

資料來源:教宗公開接見:兒童是人類的重大恩典,帶來希望和微笑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