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及工作去福傳

by BRS21
2021-01-27


耶穌在海邊上開始施教,有大顆群眾聚集在他跟前。他只得上了一隻船,在海上坐著,所有的群眾都在海邊地上。他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事。在施教時,他向他們說:「你們聽: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即刻發了芽,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太陽一出來,被曬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就沒有結實;有的落在好地裏,就長大成熟,結了果實,有的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他又說:「有耳聽的,聽吧!」當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那些跟從他的人和十二門徒便問他這些比喻的意義。耶穌對他們說:「天主國的奧義只賞給了你們,但對那些外人,一切都用比喻,使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了,卻聽不明白,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又怎能明白其他的一切比喻呢?那撒種的人撒的,是所講的「話」。那撒在路旁的「話」是指人聽了後,撒殫立時來,把撒在他們心裏的「話」奪了去。同樣,那撒在石頭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立刻欣然接受;但他們心裏沒有根,不能持久,及至為了這「話」發生艱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中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世俗的焦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它的貪欲進來,把「話」蒙住了,結不出果實。那撒在好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就接受了,並結了果實,有的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
馬爾谷福音 4:1-20

撒種

撒種

「撒種」是筆者每天的工作。筆者服務一所天主教中學多年,負責宗教培育,感慨良多。

首先,學生方面,十來歲青年人跳脫活潑,牙尖咀利,對信仰滿有好奇的同時,也滿有抗拒,畢竟反叛時期,老師說一即是二,絕非坊間所說的:「我個仔/女,只是聽老師的話。」加上,祈禱靈修之類的重要信仰培育,均是靜態活動,向內室尋找天主,與年青人的愛好動態,恰恰不一樣。講解信仰道理時,除了一大堆艱深的資訊,分享的態度如果類似「講耶穌」,青年人不易接受,也就影響「撒種」的果效。所以傳福音的老師們均絞盡腦汁,設計適合的活動,務求吸引學生淺嚐信仰的甘味,再而深入探索。

其二,公教老師方面,也不能容易的「撒種」。在校工作既是一種奉獻及服務,但確實是工作,因此,分配上總有輕重多寡,公平優劣與否,人見人殊。筆者試過被質問為何總安排一位資深教友帶領及教導學生祈禱。老實說,當新教友老師說自己不懂領禱,資深教友總要多出一分力吧!福傳工作是向天主奉獻,賞報自會出現。

其三,非教友老師方面,更不容易「撒種」,在此不述差異,只說我們公教徒是榜樣,別人不認識我們的教會,只從我們身上看到教會,一言一行,如何反映信仰,這是天主給予我們每天的功課。

耶穌說:「有耳聽的,聽吧!」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