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修話語】神聖院牧改革隱修生活

by Keith Fung
2023-01-14

斯圖狄烏斯隱修院的聖狄奧多爾(759-826)在22歲時接受了修道院生活。他因反對君王的錯誤行為而被流放三次。

聖若望達瑪森(ca. 675-749)和聖狄奧多爾兩人都為敬禮聖像辯護,反對反聖像異端。兩位聖人都寫了三部分護教或反駁去駁斥反聖像者。達瑪森的聖若望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名隱修士,在那裡他在君士坦丁堡君王的範圍之外。然而,聖狄奧多爾是君士坦丁堡主要修院的院長。

在良五世君王統治下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反聖像迫害期間,修院院長狄奧多爾讓他的修士在修院周圍的街道上組織了一場莊嚴的遊行,舉著神聖的圖像,並吟唱讚美詩的開頭:『噢真福者 ,我們尊敬你的神聖圖象』。

在815年至821年間,狄奧多爾被鞭打,監禁並流放到小亞細亞的各個地方。他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聖尼賽福祿(ca. 758-829)是聖像敬禮的捍衛者。

聖狄奧多爾也是隱修生活的偉大改革者。教宗本篤十六世解釋了這聖人的基本信念:『隱修士與普通人不同,他們承諾以更嚴格和更強烈的方式遵守基督徒的本份。出於這個原因,他們作了一種屬於奉獻的表白,可以說這是一種“新洗禮”,以他們的會衣為象徵。因此,與俗人相比,隱修士的特徵是對貧窮、貞潔和服從的承諾…放棄私有財產,不為物質所牽制,同樣節制和純樸基本上只適用於隱修士們,但這種棄絕 的精神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的確,我們不能依賴物質財富,而必須學會出。棄絕、簡樸、樸素和節制。』

天父告訴聖女加大肋納(1347-1380),有些人在物質和精神上都遵守福音勸諭(貧窮、貞潔和順服),有些人擁有財產,但只在精神上遵守勸諭。他說:『然而,既然勸諭與誡命是聯繫在一起的,沒有人能遵守誡命,若不至少要在精神上遵守勸諭。雖然他們可能擁有世界的財富,但他們必須謙卑地擁有它們,而不是驕傲地擁有它們,因為借給他們的東西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東西——因為我慷慨地把這些東西給你供你使用。』

關於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們的棄絕精神,聖額我略一世說:『你看,我的兄弟們,我不敢對你說,放棄一切。然而,如果你願意,即使你保持它,你也可以放棄一切,只要你以這樣一種方式處理暫世的事情,讓你的整個思想都指向永恆的東西。一個人可以使用世界,就好像他沒有使用它一樣,如果他讓所有外部需求都用於他生命的支援,而不是讓它們主宰他的靈魂。它們仍然在他之外,在他的控制之下,為他服務,而不會停止靈魂對更高事物的追求。對於這樣的人來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的使用,而不是為他們所渴求的。沒有什麼可以干擾你靈魂的渴求; 沒有世上創造的快樂可以誘惑你。』

聖狄奧多爾認為最重要的棄絕是服從所要求的。原罪過後,每個人都傾向於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服從有助於我們對抗將自己的旨意作為生活最高規則的誘惑,併為團體的公共利益服務。

教宗本篤說:『對於斯圖狄烏斯隱修院的聖狄奧多爾來說,與服從和謙卑相提並論的重要美德是對工作的熱愛,他在其中看到了判斷個人熱心質秦的標準:他認為熱心並在物質上努力工作的人,在精神上也會一樣。』

聖若瑟瑪利亞、施禮華說:『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成聖在於聖化他們的工作,在其中也使自己成聖,並通過它使他人成聖。』

分段節目類別
語言

相關資訊

其他音頻分段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