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少次?直至七次嗎?」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賬。他開始算賬的時候,給他送來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因為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給你。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免了他的債。但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了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吧!我必還給你。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關在監裏,直到他還清了欠債。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就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裏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耶穌講完這些話以後,就離開加里肋亞,來到約旦對岸的猶太境內。
瑪竇福音 18:21-19:1
「寬恕別人也是放過自己。」一些名言哲理也是這樣教導我們;寬恕別人就好像走在一條寬敞的大道一樣,沒有一種擠迫的感覺。因為心境變寬了,萬事都變得從容自在。耶穌基督更上一層樓的教導我們:寛恕不只是一次的事,而是永遠也如是。七十個七次的意思,不單只是不斷寬恕,而且也是不去「翻舊帳」。
有時我們也忽略了一件事:寬恕別人被寬恕自己來得容易。為什麼呢?別人得罪了我們,我們可以為他解釋、辯護、找個藉口,透過互相了解,慢慢就能放下執着,對得罪我們的人既往不咎。但是當我們自己做錯了事,或是對過往所作所為產生悔疚感,往往很難放下,常常耿耿於懷。這就是沒有寬恕和善待自己了,廣東話有一句歇後語:「坭水佬造們;過得自己過得人。」大概就是說出了這個層次的寬恕意義了。寬恕別人是一種高情操的愛德,善待自己更是如此。
上主,當我們每次唸天主經的時候,不但祈求祢仁慈寬恕我們,也請教導我們真正從心底寬恕別人,善待自己。以上是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之名而求。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