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教宗方濟各的名句 「我憑什麼去判斷?」

by Shiu Lan
2018-11-11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列王紀上 17:10-16


希伯來書 9:24-28


馬爾谷福音 12:38-44


本主日的福音讀經教導我們捐獻的真正意義;窮寡婦在自己的不足中,捐了「兩個小錢,即一文銅錢的四分之一」給比她更貧困的人(谷 12:42, 44)。

讀經一講及一個寡婦,她不害怕聽從厄里亞先知,以缸餘下的一把麵和罐裡餘下的一點油給他做餅。她相信以色列的天主藉著厄里亞先知所應許她的話:「直到上主使雨落在這地上的那一天,缸裡的麵,決不會用完;罐裡的油,也決不會缺少」(列上 17:14)。她的信德成為豐富的恩典。在捐獻季節將臨之際,讓我們將這鼓舞人心的故事牢記在心中。

讓我們也聽聽教宗方濟各關於現今世代的形哀矜的講話。教宗說,在這媒體主導的年代,在現在的潮流下,我們往往被媒體中的某一個影像、一宗新聞,或為推動某個理念的項目所感動而慷慨解囊,為他人解困。教宗說這樣的善行雖然重要,卻不能讓我們直接接觸到有需要的人,親眼看見有血有肉,在貧困中的男、女或兒童。漸漸我們養成習慣,避開有需要的人,不會走近他們,而是跟隨現在的潮流,遠離他們。教宗在二零一六年十月十九日問在場的信眾:「在走過的時候,我是否望向別處?我是否會停下來跟他說話,問候他的情況 […] 我會否考慮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或是我只想盡快擺脫他?也許他的要求只是他的所需:食物和飲料」(「饑者食之,渴者飲之」教宗方濟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講話,二零一六年十月十九日,聖伯多祿廣場)。

當我問自己同樣的問題時,我得承認要走近街上的無家可歸者,對我來說並不容易,尤其是社會上為失業或遭遇其他不幸的人,似乎已經提供了一張足夠的社會安全網。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要向別人討食物飲品,我甚至認為他們的困境是他們自己一手做成的,是他們在人生中作出各種錯誤決定的結果。就如教宗方濟各的精確觀察一樣,我想遠離他們。但耶穌教導我們,這些人是我的近人。我應該在了解他們之前就妄下定論嗎? 他們可能被難以承受的壓力推迫至社會邊緣。如果自己在他們的處境下受到考驗,經歷他們所經歷過的,我會否也做出同樣的決定以致流落街頭?我不知道;我沒有受到考驗。或許我會像他們一樣;或許我的境况會比這些我想迴避的人更糟。這令我想起教宗方濟各的名句;「我憑什麼去判斷?」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