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教會之象徵

by BRS21
2025-02-22


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耶穌回答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瑪竇福音 16:13-19

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

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

今天是「建立聖伯多祿宗座」慶日。古羅馬會為亡者舉行儀式紀念他們,而當中會留一空座給亡者。早期教會需不確切知道那天是聖伯多祿為主殉難,但有不同地方教會習慣以2月22日為紀念日。於是在13世紀教會便定下2月22日為「建立聖伯多祿宗座」慶日。因宗座之位 (See)有代表教友團體領袖所坐之位,即主教之意。為紀念聖伯多祿就職管理羅馬教會的日子,並尊敬他的宗座權威,強調他在教會中的地位職責, 團結教會。
過往,教宗給人的印象是權力的象徵,是站在高高遠遠的,指示眾人。所以有俗稱教皇,真與耶穌基督的形象,格格不符。使我想起剛在上年十月底開完的全球主教會議,第一份出爐的文件就是「共議同行的教會」。教宗方濟各在上任初便想將梵二精神全面落實。今次全球主教會議是他想將梵二所揭示教會的本質、少人留意的一面,彰顯出來,引人注意,討論研究,讓聖神之風吹遍整個教會。會議由2021年宣佈開始便與以前不同,要求各地教會積極參與。不是等教廷既定題目綱領,出文件來給意見,再等在大會中等舉手通過。而是要求各地教會深入自己教區收集教友所面對的或想討論的議題,然後在自身教區內討論辨別,再呈上大會(不是教廷某部門),在與會中的主教及與會者(包括神學家,修道人士,其他基督宗教代表,平信徒,有男有女)共同辨別是次會議應在2024年10月所討論的議題, 再在各地教區作詳盡討論準備。一切就緒便在上年10月經多日與教宗、各地主教及其他如上參與者作有效、有建設性的討論,並議出最後訓導文件。而教宗以主教團成員及教會之首身份不作任何修改之下便簽署作普世教會的通諭,呼籲各地教會落實執行。而發出文件並不是代表結束,而是另一階段的開始。如何將文件的內容精神貫徹於教友及教區內,成為信友意識,便是體現聖神在教會內運作其一佐證。教會不是如俗世的機構,由教宗領導教廷司鐸們管理各地教區;而是天主子民—教友就是教會,各地教區就是教會,與教宗共融,同心同德為彰顯主耶穌基督於世,作世人指路燈台。教會運作在於聖神。「你們務要牧放天主托付給你們的羊群;盡監督之職,不是出於不得已,而是出於甘心,隨天主的聖意;也不是出於貪卑鄙的利益,而是出於情願;不是做托你們照管者的主宰,而是做群羊的模範 」(伯前5:2-3)。我們之所以慶祝是因教宗應為我們的榜樣, 團結教會之象徵。
天主,今天是「建立聖伯多祿宗座」慶日,叫我們記得教會是基督的奧體,我們是祂的肢體,有份彰顯祂於世。讓聖神帶領我們,作祂和平的工具,以光榮在天聖父。我們為此而祈禱。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