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谷 1: 40)

by Shiu Lan
2021-02-14
「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
常年期第六主日

肋未紀 13:1-2,45-46


格林多前書 10:31-11:1


馬爾谷福音 1:40-45


本週的福音讀經是說耶穌潔淨了一個痲瘋病人。「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而 「他就潔淨了」(谷 1:40-42)。在舊約時期,痲瘋是一種皮膚病,患者被視為「不潔」,不宜參與以色列人生活上的朝拜禮儀;這種不潔被認為是會傳染他人的 (Ignatius Bible Study 67頁)。《讀經一》叙述上主囑咐梅瑟和亞郎,痲瘋患者應該 「獨居,他的住處應在營外」(肋 13:46)。在這個環節,耶穌跨越了祂和痲瘋患者之間的界限,祂伸出手,觸摸患者,潔淨了他。別人會因為接觸病人而被沾污,耶穌卻以祂神聖的大能戰勝了不潔 (IBS 67頁)。

耶穌治好痲瘋病人之後,嚴重警告他要守口如瓶,不可告訴人,「但那人出去,便開始極力宣揚,把這事傳開了」(谷 1:44)。我們或不能明白,為何耶穌要把祂所行的治病奇蹟保密。這是因為耶穌在世的任務是宣揚天國福音,「我是為這事出來的」,為把人從撒殫的枷鎖,病痛和罪惡中解放出來(谷 1:38, IBS 67頁)。祂囑咐得到治癒的人保持緘默,是為隱藏自己的默西亞身份;祂不希望祂行的神蹟與祂宣講的救贖信息被分開。在耶穌的年代,衆人期望的默西亞是一個傑出的皇族及軍事人物,把以色列從羅馬人的暴政中拯救出来,打敗敵人,並在耶路撒冷重建世上的達味王國 (ISB 62, 67頁)。耶穌希望淡化這期望。

有某些情況,耶穌治癒了所有被帶到祂跟前的人,「耶穌走遍了全加里肋亞,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民間各種疾病,各種災殃」(瑪 4:23)。但無論在耶穌時代或現在,祂卻沒有治好所有的病人。為什麼呢?
教會承認疾病和痛苦往往是人類生命中最嚴重的問題;我們會體驗到自己完全無助、甚至隱約看到死亡。疾病可能導致失望,甚至對天主懷有怨忿之心,但疾病也能讓我們辨別並追求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疾病時常激發人找尋天主並歸向祂 (天主教教理 1500-01)。「【基督】治癒病人是天國來臨的標記。這些治病事件宣告一種最徹底的治癒: 即藉著基督的逾越,戰勝罪惡和死亡。基督在十字架上,背負了所有罪過的重擔,並除去了『世罪』(若 1:29),而疾病只是世罪的後果之一。基督藉著十字架上的苦難和死亡,賦予痛苦新的意義: 從此,痛苦可使我們肖似祂並結合於祂為救贖世人所受的苦難」 (天主教教理 1505)。耶穌邀請門徒背負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祂。藉着跟隨基督,我們對疾病和病人便有了嶄新的看法(天主教教理 1506)。

耶穌說「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瑪 25: 36)。下次,當我們探訪或看顧病者的時候,我們要記得聖保祿在《讀經二》的教導,要效法基督,「你們該效法我,如我效法了基督一樣」(格前 11:1)。我們效法基督對病人的仁愛和憐憫,慷慨地付出自己的時間和慈愛的心,或許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找到或重燃信德的心火。另一方面,在我們見證病者的勇氣和完全信靠上主我們的天主時,我們也會得到啟迪,讓自己的信德更為堅定。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