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藉著愛我們的近人的愛,我們住在耶穌內,並結出許多的果實。
復活期第五主日
宗徒大事錄 9:26-31
那時候,掃祿來到耶路撒冷,設法交結門徒;眾人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巴爾納伯卻接待了他,引他去見宗徒,並給宗徒講述掃祿在路上怎樣看見了主;主怎樣給他說了話;他又怎樣在大馬士革,因耶穌的名字勇敢講道。
掃祿於是在耶路撒冷同眾門徒來往,也因主的名字勇敢講道。
掃祿並且同希臘化的猶太人交談辯論;他們就打算殺害掃祿。眾兄弟一知道這事,就帶他下到凱撒勒雅,以後打發他到塔爾索去了。
教會既在全猶太、加里肋亞和撒瑪黎雅,得享平安,遂建立起來,懷著敬畏上主之情行事,並因著聖神的鼓勵,逐漸發展。
聖若望一書 3:18-24
孩子們,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在這一點,我們可以認出,我們是出於真理,並且在天主面前,可以安心;縱然我們的心責備我們,我們還可以安心,因為天主比我們的心大;他原知道一切。
可愛的諸位,如果我們的心不責備我們,在天主前便可放心大膽;那麼,我們無論求什麼,必由他獲得,因為我們遵守了他的命令,行了他所喜悅的事。他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字,並按照他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那遵守天主命令的,就住在天主內,天主也住在他內;我們所以知道天主住在我們內,是藉著他賜給我們的聖神。
聖若望福音 15:1-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園丁。凡在我身上不結果實的枝條,他便剪掉;凡結果實的,他就清理,使他結更多果實;你們因我對你們所講的話,已是清潔的了。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正如枝條如果不留在葡萄樹上,憑自己不能結果實;你們如果不住在我內,也一無所能。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果實;因為離開了我,你們什麼也不能作。誰若不住在我內,便彷彿枝條丟在外面,枯乾了,人便把它拾起來,投入火中焚燒。你們如果住在我內,而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如此,你們願意什麼,求吧!必給你們成就。我父受光榮,即在於你們多結果實,如此,你們就成為我的門徒。」

耶穌直截了當確認衪是真葡萄樹,沒有衪,我們什麼也做不成 。 因此我們必須存留在,住在衪內。從「存留在,住在」這詞在若望福音被頻繁使用(共有四十次之多,而在對觀福音中只用了十二次) ,以及從這詞的意思中,我們可以理解到它的重要性。
對若望而言,「存留在,住在」標誌著緊密的聯繫,不變的忠誠和不斷的共融。 在今日的福音,耶穌苦心敦促門徒,與衪的關係要超越其他最親密的關係。 在對觀福音中,耶穌要求我們與衪的關係是一個完全的承諾,超越其個人及家庭關係 (瑪10:37; 路14:25) 和責任 (瑪8:21; 路9:60-62) 。這是為徒的根本,住在主內,便要去愛,還愛於那先愛了我們的天主。
耶穌須是核心,卻不會斷絕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 反而,在與主相偕中,我們被滋養,也不期然地會展開愛人之心。 愛不再是專屬的私人關係,而是博大包容。 因此,與耶穌真正親密的結合,並不是一時的情緒激動,而是一個刻意的決定。 這愛的決定是「以行動和真誠去愛人,不可只用言語和口舌」(若一3:18) ,就是說,要服從天主的誡命,並按照耶穌的吩附,彼此相愛。
就是藉著對我們近人的愛,我們住在耶穌內,並結出許多的果實。
May Tam
May Tam, Bachelor of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ster of Theologic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More articles by May T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