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祿家書】15)格前10:1-6,10-12 以色列民與梅瑟在曠野裡的歷史,是為勸戒我們而寫的(兩四旬三)

by Kenny Cheng
2021-04-03

15)格前10:1-6,10-12 以色列民與梅瑟在曠野裡的歷史,是為勸戒我們而寫的(兩四旬三)

我願意提醒你們,我們的祖先都曾在雲柱下,都從海中走過,都曾在雲中和海中受了洗,而歸於梅瑟,都吃過同樣的神糧,都飲過同樣的神飲;原來他們所飲的,是來自伴隨他們的屬神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可是,他們中多數人,都不是天主所喜悅的,因而倒斃在曠野裡。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為叫我們不要像他們一樣貪戀惡事。你們也不可像他們一樣抱怨;他們中有些人抱怨過,因而被毀滅者所消滅。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這一切事,都是為給人作鑑戒,並記錄下來,為勸戒我們這些生活在末世的人。所以,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

❖「我們的祖先都曾在雲柱下,都從海中走過,都曾在雲中和海中受了洗,而歸於梅瑟,都吃過同樣的神糧,都飲過同樣的神飲⋯⋯」(1-4)──保祿惜用猶太經師愛用的「預像論」(typology),向信友講解基督徒的奧蹟。「在雲柱下和海中走過」是指洗禮、瑪納是「神糧」、石頭流出的活水是「神飲」、而那「磐石」就是基督。為保祿來說,這一切舊約的事物都有預像意義,他在《羅馬書》中甚至拿「亞當」來作「新亞當─基督」的「預像」(tu,poj – typos;羅5:14)。

❖「他們中多數人,都不是天主所喜悅的,因而倒斃在曠野裡」(5)──以民的祖先在曠野中雖享用過這些特恩,畢竟他們仍未能承受天主所許諾的福地。按保祿的看法,「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tu,poi – typoi: types)⋯⋯為勸戒我們這些生活在末世的人」(6,11),「為叫我們不要像他們一樣貪戀惡事。你們也不可像他們一樣抱怨」(6)。

保祿所說的「鑑戒」,亦即「預像」。《天主教教理》告訴我們:「有關主的逾越教理講授是依據這個新舊約的彼此協調而建構的,其後的宗徒和教父也依據此講授教理。這教理講授揭露了一直隱藏在舊約文字之下的基督奧跡。它被稱為預象法(typological)的教理講授,因為它以預象(figures, types)作出發點,顯示基督的新。這些預象以第一個盟約的事實、言語和象徵,宣告了基督。在真理之神指導下,以基督為起點,回頭再讀舊約,這些預象的真貌就得到揭曉。正如洪水和諾厄方舟預示藉聖洗帶來的救恩,雲柱、過紅海亦然;擊石出水是預示基督的屬神恩賜;同樣,在曠野降下的瑪納則預示聖體聖事──『天上來的真正食糧』(若6:32)。因此,教會「今日」在她的禮儀中,尤其在將臨期、四旬期以及最隆重的逾越節之夜,重讀和重活這些救恩史中的偉大事跡。但這要求教理講授幫助信友開放自己,好能『心領神會』救恩計畫,按照教會禮儀所展示的並要我們把它活出來的那樣」(教理1094-95)。

❖「原來他們所飲的,是來自伴隨他們的屬神磐石」(4)──最特別的不是梅瑟擊石出水,而是這塊流出活水的石頭四十年來竟在曠野一直「伴隨他們」!擊石出水的記載至少有兩次,而且是在不同的地點:出17勒非丁(Rephidim);戶20卡德士(Kadesh)。此外,在摩阿布的貝爾以民更唱了一首井水歌:「井,湧出水來!你們應對它歌唱!」(戶21:17)。保祿年青時是辣彼加瑪里耳(Gamaliel)的弟子(宗22:3),在加瑪里耳辣彼學派,有不少傳統是關乎這磐石的傳說:這磐石竟陪伴以民在曠野中到處流浪:它的形狀像塊石頭。梅瑟的姊姊米黎盎拿著那塊石,由於她的功勞,天主才把它賜給以色列民。他們每人拿著一根棍杖,只要一觸及那塊石,便會有水湧出來。這些傳說是如此重要,以致人們毫不猶豫地把它繪在敘利亞的杜辣歐羅頗斯(Dura Europos)的會堂牆上。

他保祿按照賢師的教導,在格林多人書中,從基督身上認出這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格前10:4),湧出水的石頭遂有了基督學的意義。保祿並不計較故事的真偽,他的用意只是利用大家熟悉的故事講解基督徒的奧蹟。猶太經師喜歡用這類故事或比喻說教,講解聖經,這些就是猶太人稱的「米德辣市」(midrash),耶穌也很喜歡用故事和比喻教訓人(瑪13:34)。

保祿所指的流出活水的這塊石頭,不但陪伴著我們,而且是在我們領洗之日已停留在我們心內:「凡信從我的,就如經上說:從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他說這話,是指那信仰他的人將要領受的聖神」(若7:37-38)。我們要找這活水,無須到別處去,只要回到我們心中,回到居在我們心中的主和他的聖神那裡:「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6)。

分段節目類別
語言

相關資訊

其他音頻分段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