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比法利塞人好?

by Susanna Mak
2022-10-19

本週來自《路加福音》的讀經,讓我們痛心和懊悔地反思當代的文化:把名譽誤以為真理、財富誤為權力、驕傲誤為信心。耶穌只需輕輕數語,便將那些「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人」擊倒了 (路 18:9)。耶穌的説話,雖然輕於鴻毛,卻重於一把鋒利無比、能刺透人心靈的利劍,「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 (路 2:35)。
耶穌漫不經心地開始說比喻,安排的場景是祂觀眾非常熟悉的:有兩個人在聖殿裏祈禱。有趣的是兩人截然不同的背景:他們是一個法利塞人和一個稅吏。前者穩坐在社會的最高層,而後者則是最低層的人。一個受人景仰,而另一位則被人鄙視。法利塞人因為自己「不像其他的人」而驕傲;他依從所有律法和遵守自己的本份 (路 18:11)。不幸的是,他只是一個守規矩的奴隸。他愚蠢地認為自己是同輩的榜樣:因為他相信,他勤於禁食和定期捐獻已經做足夠了。聖保祿會有一些精警的話對這法利塞人説:「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 我若有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沒有愛,我什麼也不算。我若捨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格前 13:1-3)。 法利塞人的惡意批評,尤其是指摘稅吏「勒索、不義、姦淫」(路 18:11),都反映出他對自己的同胞完全沒有愛心。他不能認出自己實在是誰,因為他被自己的傲慢自大完全蒙蔽了。其實他只是一個能力有限的人,與他身旁的人一樣需要天主的恩寵。他宣稱在同輩中獲得的所謂的「名譽」,其實是他明白真理的障礙;他的大量財富 (他讓他的同輩知道,凡他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成為他的金腳鐐;他對自己成義的信心讓他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驕傲。相反,那稅吏知道自己是罪人,而且極需要天主的恩寵和慈悲。他以極大的謙遜來祈禱,「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路 18:13)。天主會接受誰的禱告呢?「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路 18:14)。
這比喻揭露了我們當代文化的隱患 — 人們喜歡名譽財富,多於真理仁愛;窮人和不受歡迎的人則被嘲笑。一個人的成功,往往是根據社交媒體上有多少個跟隨者和有多少個「讚」;而事實上,一個人有越多的跟隨者和越多的「讚」,他便越有誇口的權利。在野心、機會和被群眾崇拜、仰慕的吸引之下,謙卑往往只能放在一旁。故事裏的法利塞人和比喻中自以為「正義」的人都這樣想。事實上,這比喻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說的,挑戰我們要誠實地省察自己的心靈。
請衆同禱:
主耶穌,當我受到誘惑,想要誇大自己的成就時,請展示祢手腳上的傷口給我;那麼,我就會知道,除了祢的犧牲和愛情,我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當我感到迷失及再不能認清自己是誰的時候,請展示祢的心給我。在那裏,讓我看到自己,如祢看到我一樣。當我受到誘惑要離棄貧困、孤獨和患病的人時,請展示祢那強壯而輕柔的木匠之手給我,那麼,我也會有力量為有需要的人,打開自己的雙手。亞孟。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