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反對女兒,女兒反對母親;」(路 12:53)
耶肋米亞先知書 38:4-6, 8-10







希伯來書 12:1-4







路加福音 12:49-53








在這個主日的讀經,耶穌說跟隨他可能引至家無寧日。
為什麼會這樣?在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祂不是告訴我們天主如何保祐眷顧我們(「就是你們的頭髮,也一一被數過了」路 12:7)。不但對我們如此,天主對祂所創造的天地萬物也一樣照顧有加 (「你們看看百合花,是怎樣生長的:它們不勞作,也不紡織;」路 12:27)。為什麼耶穌預言,人若決定跟隨祂會家無寧日?
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家庭不和通常都是因為一個愛的關係受到挑戰。例如,雖然結婚多年,一個丈夫還覺得和岳母相處並不容易,因為她仍然覺得他搶走了她的女兒。又或者,孩子覺得專注於事業,成就和財富的父母忽略了他們,甚至會對父母心懷怨恨。
同樣,如果一個人有聖召要過修道生活,或有召叫為教會服務,可能不容易得到家人的支持, 甚至可能是衝突的起源, 正好應驗了耶穌的預言「母親反對女兒,女兒反對母親」(路 12:53)。我們的人性只會專注於生命中看得見和感受得到的東西。而天主應許我們的, 在天上的「用不盡的寶藏」(路 12:32),我們只能以信德的目光才能看見。當家庭成員沒有同樣的信德目光,便不能和睦相處。
懷着信德,我們便能克服耶穌預言的家無寧日。在人生旅途上,讓我們從讀經二聖保祿宗徒的說話中找到鼓勵。 我們應「常注視著耶穌,祂是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並「以堅忍的心跑完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希 12:1-2) 。
Shiu Lan
其他主日反省
中國人說:「忠言逆耳」,實在含有很大的智慧;不過,大多數人還是喜歡聽花巧的說話。聖經是天主的聖言,不會取悅人,故時常說真實的話,老實告訴人有什麼困難和危險,讓人衡量過才決定做或不做。第一篇讀經提及當權人不喜歡耶肋米亞先知的老實話,因為他預言災禍將臨於猶大國身上,只有投降給巴比倫王才能保存性命。他們把他放入污泥池裡受苦,結果是猶大果然亡國。福音裏,耶穌也講實在話,選擇跟隨祂的人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讓我們好好反省這段聖經。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