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犯罪’
教宗方濟各:天主宛如慈愛的父母,即使兒女犯錯也從不停止愛護
(梵蒂岡新聞網)天主宛如「慈愛的父親和溫柔的母親那樣,從不停止愛護祂的兒女,即使兒女會犯錯誤」。教宗方濟各12月2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運用了這個圖像來闡述頌謝祝福的深層意義。頌謝祝福與天主對每個人的盼望和愛息息相關,即使有些人「無可救藥」也不例外。
日期: 2020 - 12 - 2
丙年常年期第五主日:罪過
耶穌傳道的基本訊息便是:「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谷 1:15)悔改是假定人犯了罪,人離開從前背向天主的狀態,回過頭來,面向天主。如果人連最基本有罪的狀態也不承認,便無悔改的可能。今天第一篇讀經和福音,提供了對罪的了解及啟示。讓我們對罪過做反省。
日期: 2019 - 2 - 10
教宗方濟各:真正的奴隸是不懂得愛的人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9月12日上午在聖伯多禄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講解天主十誡第三誡「守安息日」的意義。教宗表示,「愛也會使坐監、軟弱和受限制的人獲得自由」,唯有耶穌賜予我們的愛才能折斷罪惡奴役的鎖鏈,尤其是「人的自我」的束縛。
日期: 2018 - 9 - 13
教宗方濟各:天主的夢想是合一
(梵蒂岡新聞網)「許許多多以福音精神善度婚姻生活的家庭在都柏林世界家庭大會中獲得了先知性和安慰的經歷」。在8月28日的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方濟各講述了他對剛剛結束的愛爾蘭牧靈訪問的感受和印象。
日期: 2018 - 8 - 29
「他沒有留下我獨自一個,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
耶穌狠批猶太人必要死於自己的罪惡中。相信祂說這話時必很心痛,因為祂對他們講了那麼多的道理和行了那麼多的奇蹟,他們都不動心,只是怕耶穌會影響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既得利益。
日期: 2017 - 4 - 4
耶穌能驅趕心魔
雖然我們已經領洗,把以往一切的原罪本罪,一筆勾銷。可惜幾十年來我們的內心已積累了不小惡習惡念,非一朝一夕可以揮去。這些心魔不一定是「七罪宗」所描述的傲慢或嫉妒,憤怒或懶惰,貪婪或貪饕或淫念,這些罪惡邊緣的行為,或多或少都是環境因素所觸發。但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魔…
日期: 2015 - 9 - 1
主!我知祢願意……
大家在甚麼時候會聽到有人向對方說「我願意」這句話,大多是在結婚儀式中,一對新人向對方許下盟誓的時刻。不過,原來耶穌也曾向我們同樣說過這話,就是每當我們失足跌倒後,走到祂的面前,發出真心懺悔的意願時,祂就會藉着神父的覆手,表示祂願意赦免我們的罪過,重新回到天父家。
日期: 2015 - 6 - 26
心意
一連數天的讀經一,都選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中幾篇描述上主僕人的詩歌。這些詩歌,正繪畫出上主預告的默西亞面貌。正當以色列民期待著一位強而有力,具政治地位的拯救者時,上主的心意卻另有所指,祂願意以柔制剛,以愛迎強,更以苦難和恥辱般的死亡,去轉化人心。這位逆來順受的僕人,究竟在心硬的人前,要表達什麼?他要告訴我們,愛情將要彌補一切,因為人若為自己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
日期: 2015 - 4 - 1
我也不定你的罪!
「從罪惡中得到釋放,從被囚中獲得自由」,相信是每一個曾經犯過罪的人,最希望的結果。
福音中的這位婦人,被經師和法利塞人帶到耶穌面前,公開地指控的她,肯定的,她的尊嚴已被踐踏得體無完膚,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實非筆墨可形容。她只好默不作聲,直到耶穌告知她沒有人定她的罪,才有勇氣回應:「主!沒有人。」
日期: 2015 - 3 - 23
自以為比別人優勝
每次讀浪子回頭的故事都會被天父的大愛所感動,祂對悔改的小兒子那份包容、無條件的寬恕、不動怒、沒責備,還為他設宴慶祝,真是超乎人所想像,天父的慈愛在公義之上。
日期: 2015 -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