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路加) 常年期第五主日:罪過

by 吳智勳神父
2016-02-07
常年期第五主日

依撒意亞先知書 6:1-2,3-8


格林多前書 15:1-11


路加福音 5:1-11


   兩個星期前的主日福音裡,耶穌用了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講出了自己的使命,其中一項是「使俘虜獲得自由」。俘虜廣義上可以說是罪惡的俘虜,罪惡使人不自由。耶穌傳道的基本訊息便是:「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谷 1:15)悔改是假定人犯了罪,人離開從前背向天主的狀態,回過頭來,面向天主。如果人連最基本有罪的狀態也不承認,便無悔改的可能。今天第一篇讀經和福音,提供了對罪的了解及啟示。讓我們對罪過做反省。

  罪是深入到人心的最深處。小過失是很表面的,但真正的罪卻進入到人的肺腑裡,把整個人改變。若翰洗者曾說:「我用水洗你們,但那比我要強的一位要來,祂要用聖神和火洗你們。」用水洗只能洗到表面,比方洗手洗身,但偏偏用「火」來洗,才能進入人的內心深處,例如用火去鍊金才能使裡面淨化。所以用火有一個特別的意義,真正的脫胎換骨是用火。

  今天第一篇讀經中,依撒意亞接觸天主後便發覺自己的不潔淨:「我是個唇舌不潔的人」,唇舌不潔可能是指他的心不潔淨,才引致唇舌不潔。天使用一塊炭來接觸他的口唇,意思是用火來淨化他。淨化是來自天主,只有祂才能真正淨化人的罪過。因此天使告訴他,他的罪已被消除,內心亦已被淨化。

  福音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這刻骨銘心的轉化,使西滿變成另外一個人。西滿並不是第一次接觸耶穌,至少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曾經治好了他的岳母,這是發生在這漁穫奇跡之前。即是說西滿是認識耶穌的,所以今天耶穌上他的船,他也沒有拒絕。很可能他亦聽過耶穌的道理,不過沒有碰到他心靈的最深處;可能他跟其他以色列人一樣,認為耶穌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他也如此稱呼耶穌,對耶穌仍然是處於一無所求的境界。故事說很多人擁到耶穌跟前,聽祂講道,但西滿卻沒有,他留在湖邊洗網。他沒有群眾的狂熱,可能他是一個頗有主見的人,不會這樣容易受群眾的煽動。可是耶穌卻採取主動,偏偏上了他的船,還叫他稍微划開一點。西滿的感受大概相當複雜,他當時正在洗漁網,耶穌卻突然上了他的船,使他不能不停工。本來沒有心理準備聽道理的,現在不能不聽,因為耶穌在他的船上講道理。路加並沒有記載耶穌今天講甚麼道理,因為他並不著意耶穌講甚麼,而是願意讓人知道耶穌怎樣進入人的內心深處。

  耶穌講完道理後對西滿說,「把船划到深處,撒網捕魚吧。」這樣的一個命令,把它放在當時的情況,是極不合理的。耶穌是一個木匠,現在頂多也不過是一位老師,祂捕魚的經驗,怎樣也不及出身是漁夫的西滿。那時是日間,西滿等人整夜勞苦,仍然捕不到,現在日間撒網一定不及夜間好。我們再從另一角度看,西滿已做了整個晚上,現在洗網準備休息。可是休息還未開始,便要聽道理,聽完道理,以為可以睡覺,誰知耶穌又叫他工作,我們可以想像當時他的心情。況且網已洗淨了,現在又要把它弄髒,而且知道現在是捕不到魚的。但就是在這個不合理的情況之下,西滿仍願意聽耶穌的說話,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老師,我們已整夜辛苦了,毫無所獲,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這就是耶穌給我們的訊息:「聽天主的話而實行的人是有福的」(路11:28),「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才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路 8:21)。聖母首先做到了,西滿也同樣實行了;聖母是滿被聖寵者,現在西滿的網裝滿了漁穫,而且多得網也幾乎要破了,我們可以看見天主也使他充滿恩寵。

  路加願意藉著這個故事,說明耶穌碰到西滿的內心世界,使他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經驗。以前他只是個旁觀者,現在耶穌已經進入到他的心裡。他的內心深處發生了變化,恩寵使他認識耶穌是誰,他剛才還稱耶穌為「老師」,現在他稱耶穌為「主」。對耶穌深入的接觸使他發覺自己的不堪當,因而說出不尋常的話:「主,請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的確,人有了對天主的經驗,才會發現自己在有罪的狀態底下,才會謙遜地承認自己是罪人。路加福音一直只稱「西滿」,到現在才第一次稱他「伯多祿」,明顯地以新名字表達他的真正皈依。

  教過道理的人,會發覺跟慕道者講解罪過十分困難,因為他們往往沒有罪的意識。人在理性上、心理上,總是抗拒,不承認自己是罪人,而且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遇到人對罪有抗拒時,最好幫助他像伯多祿一樣接觸天主,同時為他祈禱,祈求天主接觸這個人,因為要承認自己是罪人,不是人努力的成果,而是天主的恩寵。一個最簡單的秘訣便是要求他按耶穌的話去做,保証他像伯多祿一樣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到底伯多祿犯了什麼罪,路加並沒有提及,因為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現在他已是一個自由人,耶穌基督使他自由,也使他喜樂地捨棄從前認為很重要的魚穫而去跟隨耶穌。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