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奴役」不是好事;但在「靈性上被奴役」,卻是一件更壞的事。

by May Tam
2022-10-02

無論我們對於奴隸制度的實踐有多憎惡,這卻是文明社會一個不幸的特徵,更是一個為古代社會普遍接受的規範。從以色列民在埃及所經驗到的,以及被羅馬人統治的狀況下,他們都很明白奴隸制度是怎樣的一回事。那麼,在今天的福音讀經當中,耶穌用比喻講述了奴隸或僕人所經歷的不人道對待,祂指的又是甚麼呢? 難道祂在縱容那些欺壓以色列民的人嗎?

耶穌很自然地以當時社會架構中的奴隸制度去帶出祂的訊息。祂簡單地說出了一個奴隸的本份。然而,祂這段話的精句卻是「你們也是這樣」 (路 17:10)。忽然之間,耶穌把我們這些同情奴隸的人,或對奴隸所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而感到氣憤的旁觀者,變成奴隸本身!祂不但沒有譴責奴隸制度,祂更看似要我們接受,讓自己成為奴隸。難道天主把我們當成祂的奴隸?難道祂以羞辱我們為樂?

首先,我們必須謹記,天主照祂自己的肖像造了我們 (參 創 1:26-27)。聖詠集的作者甚至以聖詠第八篇的詩句「(祢)竟使[人]稍微遜於天神,以尊貴光榮作他冠冕,令他統治祢手的造化,將一切放在他的腳下。」極其感謝天主(對人類)的愛。第二,天主派遣了祂的獨生子為我們而死,把我們從罪惡的奴役中釋放出來,更把我們提升至祂「義子義女」和「永生的承繼人」的地位 (參 羅 8:7, 迦 4:7, 鐸 3:7)。

所以,耶穌所指出的,是僕人的態度。祂提醒我們,在天主面前,我們並沒有什麼可誇耀。 在祂面前,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份;我們是受造物,如果我自己有什麼值得歡喜或值得自豪之處,那都只是基於天主所賜予的恩寵。我們一切都需要倚賴天主,我們沒有權利去索取工資、沒有資格去擁有任何東西。當我們承認自己是「無用的僕人」時,我們便明白天主真的極為看重我們的卑微。在另一個比喻裡,耶穌把主人和僕人的角色對調 (參 路 12:37)。在最後晚餐中,這比喻在耶穌身上應驗了:祂為門徒們洗腳;耶穌既是上主,又是主人,像奴隸般死在十字架上,把我們從罪惡和死亡的奴役中釋放出來 (參 若 13:4-5)。

雖然,對我們來說,奴隸制度似乎已經是過去的事,然而在歷史上,人類一直沒有得到釋放,我們仍然受困於靈性的奴役中。我們被驕傲、自私、貪婪和慾望所奴役,被世界所偶像化的「自我依賴」和「自我成就」所奴役。「倚賴」和「謙卑」並不是大家受歡迎的字眼,更莫說被他人所奴役。但當們把「乃役於人」的態度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就如耶穌所希望那樣,我們就更能培養出對造物主的感恩之心,祝福和平安就會開始進入我們的生命。

的確,「被奴役」不是一件好事。但在「靈性上被奴役」,卻是一件更壞的事:因為它會慢慢地、不知不覺地、毫無保留地滲透、生長並紮根於人的心中。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