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大事錄 10:25-26,34-35,44-48
若望一書 4:7-10
若望福音 15:9-17
來自一個有十位兄弟姊妹的大家庭,我特別留意到某些家庭特質 ─ 例如性格、身體特徵、面部輪廓等等 ─ 或多或少,都是所有家人共同擁有的。這些都是先祖的「遺產」,從父母傳下來給我們的,是我們血緣關係和出自同一先祖的提示。這些特徵證明我們毫無疑問是真正的一家人,尤勝我們的出生證明。
但與我十兄弟姊妹的家庭不同的是,我們當今所認識的聖經,並非生物學和人類學進化的結果。它是天主聖言以人類説話的方式,通過歷代作者在聖神默感下,把天主顯示給世人。聖經實在可以說是「聖言交響曲」,「用不同方式表達的同一聖言」,人類歷史上很多人在不同時間和諧地合唱的「多聲部合唱的讚歌」(參閲 Verbum Domini, n.7 )。在這和諧的聲音裡 ,亦即是我們所稱的聖經中,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特質。如果聽衆留心,這些特質很容易便能辨認洞察出來,讓他知道那些聲音是達致和諧所不可或缺的,那些是可有可無的。在本主日的福音讀經,我們正可以認出這樣的一個特徵 ─ 天主的愛是至公的。
在聖神的啓迪下,伯多祿給科爾乃略和他的同鄕授洗,他們都是外邦人。他在讀經一這樣說:「我真正明白了: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中,敬畏他而又履行正義的人,都是他所中悅的」。這訊息像漣漪盪漾般浮現《答唱詠》中: 「 上主已經宣佈了自己的救恩」,「將自己的正義已啟示給萬民」。在讀經二,這訊息更形強烈,「愛」就是鑑定某人是否屬於天主的試金石。若望宣稱:「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
在本主日的福音,主說:「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回應著若望以上的教導 ─或從時間先後角度說,是若望回應耶穌的教導─耶穌清楚告訴我們,要存留在祂內「你們要彼此相愛,就像我愛了你們」。耶穌怎樣愛我們?沒有比這更偉大的愛:「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是這愛讓我們存留在祂內,而非一個人的國籍、種族、或有沒有宗教信仰。如果天主至公的愛在兩篇讀經中算是漣漪,那麼耶穌宣講的「愛的誡命」就是澎湃的浪潮。你認為「浪潮」這形容詞誇張了一點嗎?你只要參閲跟讀經一屬同一章但上幾節的經文,便可回顧伯多祿的驟然醒覺,在那段描述中,天主用神視來讓他明白祂至公的愛。正是這個認知,使伯多祿可以在讀經一中說:「我真正明白了: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中,敬畏他而又履行正義的人,都是他所中悅的」。
保祿更進一步稱天主至公的愛和救恩為「基督的奧祕」。這是一個奧祕,因為在此之前它是隱藏著,秘而不宣的。現在這奧祕由聖神顯示給祂的聖徒(參閱 弗 3:4-8)。這解釋了猶太傳統教導反對外邦人(他們被認為「不潔」)和當被要求吃梅瑟法律定為不潔食物的時候,伯多祿的困惑 (參閲 宗10:14)。根據舊約聖經的思維,唯有身為天主選民的以色列人,才被看作天主神聖的子民。
如果天主的愛是至公的,那麼祂所建立的,把祂的愛帶給世人的教會也是至公的。為了滿全至公的敎會,耶穌在光榮升天時吩咐門徒:「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 」(瑪 28:19)。 這是教會在二千年歴史裡,一直忠誠和成功地執行的使命;這使命對教會的身份,本質和內涵是如此重要,教父們特別把至公的教會納入為《信經》裡教會四個特别標記之一: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細心的聽眾在聽聖經這「多聲部合唱的讚歌」時,會知道至公教會這教導來自聖經,是令讚歌和諧的明顯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