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尼苛德摩還是撒瑪黎雅婦人?

by May Tam
2017-03-19
四旬期第三主日

出谷紀 17:3-7


羅馬書 5:1-2,5-8


若望福音 4:5-15,19-26,39,40-42 【短式】


我想將今天的福音讀經與若望福音第3章2至21節耶穌和尼苛德摩的談話連在一起來探討。這兩段經文,除了是新約聖經中耶穌最長的單對單談話之外,也顯示出一些非常微妙的相似和差異。

尼苛德摩是非常受尊敬的一個人,他是公議會的成員,更是德高望重的律法導師。對比之下,撒瑪黎雅婦人既沒有名字,生活亦相當不檢. 尼苛德摩在晚上拜訪耶穌, 耶穌則在日間和撒瑪黎雅婦人對話。尼苛德摩的回應充滿了懷疑,誤解和困惑。 作為一個政教的內部人士,尼苛德摩無法走出他所認知的宗教框框。而那婦人,是一個不同族裔和信仰的局外人,她從起初的不肯定,進而不但相信了耶穌,還熱心地為祂作見證。

或許我們可以撫心自問:我們是尼苛德摩還是撒瑪黎雅婦人?如像尼苛德摩,我們是否滿足於自己對教義的認識,但過份謹慎,以致怯於邀請別人去聽講? 我們獲得的豐富宗教知識是否使我們自我得意,而不是令我們積極地活於信仰中? 我們是否太著意別人的反應,而不敢為信仰作證? 如像撒瑪黎雅婦人,我們是否能讓耶穌的話語引導我們並在我們身上紮根? 當我們遇到天主的啟示時,我們的信德是否有所增長? 我們是否願意公開地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信仰經驗?

朋友,我們不必成為另一個尼苛德摩,也就是說,我們不必要在有自信,安全感,及足夠的知識以後才邀請別人「你們來看!」 (若望福音4:29)。 信德並不是什麼都有答案的,而是我們相信的是什麼和相信的是誰。就像撒瑪黎雅婦人一樣,她並不真正肯定耶穌是基督(若4:29),但這並不妨礙她到鎮上,告訴別人她從自己的經驗中所知道的。 她的見證,促使他人親自去看耶穌,為祂帶來了豐盛的收穫。能讓天主的恩典發揮其作用是我們慷慨的分享,勇敢的說話和善意的成全,因為「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 (羅 8:28 )。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