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年(瑪竇) 四旬期第三主日:從不信到信

by 吳智勳神父
2020-03-15
四旬期第三主日

出谷紀 17:3-7


羅馬書 5:1-2,5-8


若望福音 4:5-15,19-26,39,40-42 【短式】


 福音描述了一個撒瑪黎雅婦人皈依基督的過程,這個歷程實有助每一位基督徒,特別是候洗者,對自己的信仰作反省。

 (Ⅰ)信仰是天主的恩賜︰不要以為是我們選擇天主,其實是天主選擇我們;天主常是主動,祂有能力打破所有限制。故事中,耶穌主動打破宗教、政治、風俗上的限制。猶太人與撒瑪黎雅人宗教上對抗,各自建立朝拜的中心,政治上因互相攻伐而成世仇,風俗上猶太男子不會在公眾場所與女子交談,更何況是不潔的外邦女子?耶穌主動打破界限︰「請給我一點水喝!」耶穌用懇求去挑動女人樂於助人的善心。只可惜積怨太深,連耶穌也沒馬上成功,但祂沒有因而放棄。

 (Ⅱ)信仰是建在耶穌基督的身上︰耶穌從實用的層次跳到信仰的層次(活水)去吸引她,並指出真正有需要的,是她而不是祂,而屬靈信仰的生命是建在耶穌的身上︰「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賜,和現在向你要水喝的是誰」,是祂給人活水。女人被實際的利益(不需再打水)打動了,忘記了深仇大恨,要求來自耶穌的活水。不少人信耶穌也許是從實際物質利益開始,但耶穌總要求人回到祂的身上。

 (Ⅲ)信仰要求人離開罪惡︰人若接受天主的恩賜,必須清除生活上相反天主的行為,故耶穌要求女人先解決自己罪惡的生活︰「你去叫你的丈夫,然後再到這裡來!」這女人大概私生活不太好,有過五個丈夫,現在又和另一男人同居;有人猜測她可能是個妓女,由於名聲不好,刻意躲開別人,至中午才來打水;也有認為撒瑪黎雅人跟隨外邦人拜邪神,甚至拜五個之多。耶穌現在要她與罪惡一刀兩斷。信仰耶穌要求人離開罪惡及偶像,不能左右逢源,既信耶穌,又拜關帝,又信風水。

 耶穌耐心地帶領這女人走向祂,她也接受耶穌領導,甚至連稱呼也慢慢改變,顯出她信仰耶穌的歷程︰你→先生→先知→默西亞。她接受耶穌為默西亞後就放下水桶,表示她已得到來自耶穌的活水。

 (Ⅳ)信仰要求人為耶穌作證︰接受了耶穌,人就有責任為祂作證,帶領別人到耶穌跟前。那女人不再害怕人群,她返回人群中,承認過去罪惡生活的錯誤︰「你們來看!有一個人把我過去所做的一切都說了出來」。因她的緣故,許多撒瑪黎雅人來到耶穌跟前,開始另一個信仰歷程。

 這篇豐富的福音,表現了人從不信到信的歷程。信仰基本上是一個恩賜,天主主動打破一切界限召叫我們。我們信仰的動機最初很複雜,甚至不純正,但耶穌基督能改變我們,使我們的信仰建在祂的身上。真正接觸到基督的人,自會承認自己的不善之處。像撒瑪黎雅婦人一樣,一個不完美的人,同樣可成為別人認識耶穌的工具。畢竟,信仰是建在耶穌身上︰「我們現在信了,不是由於你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祂的話,知道祂確實是世界的救主。」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