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主日福音讀經《瑪竇福音》21:28-32,耶穌以「有兩個兒子的父親的比喻」開始。父親首先吩咐長子去葡萄園工作。起初,長子說不想去,但再三考慮後,改變初衷,服從父親的吩咐去工作。父親對第二個兒子作出了同樣的囑咐,幼子立刻答允,但卻遲遲沒有實行。一個簡單的故事,但其在屬靈上的意義非常重要。它代表天主給我們每個人的邀請,一個在我們內心深處,生命之源,靈魂層面的邀請。衪說:「我在葡萄園有工作給你做」,象徵著我們帶著使命「前進」,完成自己的本分。這不單是在家庭、工作或學業上的取捨 (雖然這些也很重要),而是在最基本的層面上,我們到底是誰。當這問題在我心中迴響,聽到主邀請我以我的專長履行使命,這便是關鍵的一刻,這一刻,我必須將自己與其他一切分開。我站在主的面前,沒有絲毫委屈或得到表揚地在主面前說:「這就是我會做的事」。
這故事的發展道出了人回應這基本召叫可作出的選擇。我們看到長子起初拒絕,但後來他悔過。千萬不要低估這在靈性上的重要性。當天主召叫我們而我們拒絕祂時,這是一種「決裂」,是很可怕的一件事。這並不是說天主是苛刻或善變的,而這是一種屬靈上的物理反應:天主差遣了我而我卻說了「不」,在生命中沒有任何更激烈,更重要的事情比這錯誤來得戲劇性。假如我一直堅持説「不」,我們便會明白耶穌在比喻中召叫的妓女和稅吏,他們代表在道德上非常敗壞的人。在當今世代,對天主說「不」會導致世俗主義泛濫和靈性上的冷漠,最後造成極具破壞性且無可彌補的罪惡。這麼,好消息是什麼呢?好消息是那些起初說「不」的人是有悔改的可能。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之先進入天國」(瑪 21:31)。祂表達的是真正悔罪改過的可能性。祂說的妓女和稅吏在祂的年代會是犯了最重罪的人。他們起初說了不,而隨著那「不」便犯了重罪。但當他們聽到洗者若翰的講道時,便悔改了並說了「是」。對我們來說,這屬靈的教訓就是永不放棄!永遠不要認為對你來說是太遲了,即使是最堅硬的心也能將「不」轉為「是」!許多聖人的故事都是這樣的。每個聖人都有過去,而每個罪人都有未來。這是很好的屬靈教導。
在另一方面,第二個兒子很爽快地回答是,但卻漫不經心,僅僅是「口惠」而已。請記住,如果我們能鼓起勇氣對天主說是的話,這絕對不是一個微小的、不重要的回應。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不要光聽別人說,而要看別人在做什麼」(《尼各馬可倫理學》 10.7)。 第二個兒子所代表的是「說」,卻不是「做」的人。因此,每當我們祈禱,或每次參與彌撒聖祭和聖事,我們站在主的面前,對祂說「是」時,這誓言比夫妻間的誓言更為神聖。如果我們對上主說:「我要走進祢的葡萄園為祢服務」,那麼,作為教會中家庭或團體的一份子,我們便說了「是」,不管是雨天或晴天、環境順或逆。 我們一旦鼓起勇氣說了是,我們便要讓自己毫無保留地接受衪的差遣。
因此,這是我給你的一個屬靈問題:我以什麼立場來回應天主的邀請?你現在如何肩負起屬靈的責任?願天主降福你們。
嗚謝
摘錄自羅伯特•巴倫主教的講道, 包括 “Taking Spiritual Responsibility”, “Let Go Rather than Grasp”, and “In The Form of God”. 詳情請瀏覽 WordOn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