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皆虛!

by Ben Cheng
2016-07-31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訓道篇 1:2; 2:21-23


哥羅森書 3:1-5, 9-11


路加福音 12:13-21


本週第一篇讀經來自訓道篇, 訓道篇是聖經中最奇特的一本書。它奇特在對生命的看法是充滿著黑暗和悲觀。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麼這樣令人沮喪的書會被放在聖經當中?」 這本書一開始便引入了一個老人Qoheleth,名字的意思是「教會人士」或「集會領導人」。他形容自己是一個看透一切的人,甚麼也做過,也經歷過。他曾擁有財富,權力,歡樂,世物和學問。猶太人習俗上甚至認為Qoheleth可能就是撒羅滿王本人。然而,他卻嚴肅冷靜地說出滿有智慧的一句話,「虛中之虛,萬事皆虛。」(訓道篇1:2)希伯來學者認為「虛空」是近似「空氣」或「泡沫」 的意思,是沒有實質的事物。

在這裡,我和各位分享兩個簡潔的靈修課。第一,知道「我們是誰」遠比「我們擁有的」重要。這是聖經不斷反覆地告訴我們的。我們擁有的,例如榮譽,財富,權力,名銜,我們都會放下, 這些都會消逝。 Qoheleth 正是在告訴我們這個深遠永恆不變的真理,所擁有的最終都是虛空的,它們「都是追風」,(訓道篇1:14),虛幻得像泡沫。反之而說,我們的心靈質素決定我們是誰。我們是誰,和我們將來怎樣站在上主面前是何等重要,並有永恆的含意。對天主來說, 最重要的是我們為人的尊嚴和誠信,以及如何在人生的困難道德抉擇中, 培養自己的心靈和良知。

每一天,我們無時無刻地面對著各種抉擇。我們可以選擇去愛和為別人好,或是斤斤計較,到處防範,只顧自己,追求各樣的財物。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道德訓示裡說,每一件道德行為會產生兩個效果:道德行為除了對世界會有影響,亦同時有助建立道德行者的性格。換句話說, 無論是為愛人或為自己修德的行為,會決定我們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道德行為塑造我們是誰,縱使世人並不認同,但這實在誰遠比我們擁有甚麼為重要。因此,我們必須全心全意地學習肖似天主。

第二個靈性課可以從靈修大師處理解。從聖經時代開始,我們是為天主而受創造。聖奧斯定的一句名言說:「因為我們是為了祢而受造,除非安息在祢內,我們的心將得不到安寧。」(《懺悔錄》卷一第1章)。如此只有祂才能滿足我們,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足以令人滿足。但最遺憾的是,我們將應該對天主的無窮愛慕,放在不等及天主的事物上, 這「太陽下」的事物(訓1:3):例如金錢,肉慾,勢力,權柄,感官享受和物質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巨大誘惑。若我們依靠這些來獲取終極的歡樂,我們會惹來極大的煩惱。當我們的生命建基於短暫的事物,生命就變成短暫。這就是為什麼Qoheleth的這本書會如此震撼,因為它己考察研究過天下所發生的一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Qoheleth來提醒我們,世上所有事物和歡樂,都不能和從全能的天主而來的價值作比較。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這是一個極大的反論! G. K. Chesterton說得好:我們要在放棄世界一切的那一刻,才能意識到Qoheleth所說的是多麼正確。世界上的一切最終都是虛空,都不能滿足我們。祇有當我們真正放手時,我們才懂得愛惜它,享受它!我們應該將這些世俗的事物放在更高的層次 - 放在天主的手裏。我們可否用我們的財富來為天主服務?可以! 我們可否將我們的智慧交給天主,由祂來發揮?當然可以! 我們可否獻出我們所有俗世的成就, 放在天主的計劃中?肯定可以! 當這一切都交付給天主時, 一切都會被轉化,變得美麗和達到它們應有的作用。

鳴謝
這是Bishop Robert Barron講道的摘錄, 包括
The Great Yes and The Great No”, “The Lessons of Qoheleth”, “The Wisdom of Qoheleth”, 和 “All is Vanity, and That's Good News”. 詳情請溜覽Word On Fire.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