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譯稿為黃謙善神父主日講道,若內容有不一致的情況,一概以英文原稿為準。)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妄斷(presumption),我們認為即使我們不改變我們的生活或去辦告解我們都會自動進入天堂。我們的文化多數對天堂的看法都是自以為是的:人們認為每個人都會去那裡--我想他們只是不知道他們需要一個救世主。

我不認為我們中的任何人是冷酷無情的。有時,我們也只是不知情,或陷入屬靈的慣常思維模式,需要有人提醒去真誠地求助於耶穌。

「正在那時,來了幾個人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的事,報告給耶穌。 他回答問說: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亞人更有罪,才遭此禍害嗎?不是的。 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喪亡。」(路13:1-3) 群眾認為罪人會比有德的人經受更多痛苦,但耶穌糾正了他們。我們可以問相關的問題:我們認為自己比大多數人更好嗎?我們認為我們應該得到天堂,因為我們太棒了嗎?

我們總是說永遠不要屈服於氣餒,但氣餒的反面是傲慢。我們太棒了,我們不需要救贖。當然,世界上有壞人,也許他們會下地獄。但是,我們是好人。耶穌實際上說:「不,你不是!你沒那麼厲害!你不配上天堂!你不能再拖延辦告解了。你是在玩火。除非你們懺悔,否則你們都會像他們一樣喪亡。」

耶穌重複道:「或如史羅亞塔倒下,而壓死的那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的其他一切居民罪責更大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 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路13:4-5) 當我們聽到耶穌的警告時,我們聽到的是什麼語氣?這不是憤怒的語氣,而是關切和悲傷的語氣,因為我們可能永遠迷失了。

電影《基督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中的這段視頻顯示了耶穌警告聖伯多祿,他會拒絕承認認識他時的表情。聖伯多祿妄圖依靠自己的力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XikluVOT4 0:00-0:35)
你看到耶穌臉上的悲傷了嗎?因為祂知道,除非我們求助於他,否則我們將下地獄。 (試著記聖枝主日的這一幕,到時我們會聽到那個宣告。

三年前,我們給出了三個為什麼單單做「好」人不足以進入天堂的理由,(https://thejustmeasure.ca/2019/03/31/is-being-good-enough-to-go-to-heaven/):
1)大多數人沒有那麼好;他們的所謂好是根據。加拿大的標準,這意味著他們很友善,但他們也可能懶惰、膚淺、自私、通姦、撒謊等。 2) 每個人都會違背自己的良心。誰能說他們總是遵從自己的良知呢?我們都在作惡,誰來彌補呢?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救世主。 3) 天堂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天堂是天父的家,如果我們不愛祂,為什麼要去祂的家呢?

這就引出了第四個原因。即使我們真的如此優秀,如果我們仍然不愛耶穌,那就像孩子們說:「媽媽,爸爸,我做了你們讓我做的一切。我不傷害任何人,我為家庭做出了貢獻。」但他們卻不願花任何時間和父母在一起。那是什麼樣的家庭?那像地獄一樣。

人類必須問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天主聖父愛我,但我愛祂嗎?我想和祂在一起嗎?耶穌為我們死,為我們復活--為什麼?因為祂想和我們在一起。祂給了我們一定的時限,鼓勵我們選擇,因為最後一種妄斷是認為將來總會有機會回到天主身邊。

耶穌教導:「他講了這個比喻說:有一個人曾將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自己的葡萄園內。 他來在樹上找,但沒有找到便對園丁說:『你看,我三年來,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你砍掉它吧!為什麼讓它荒廢土地?』。(路13:6-7)。

比喻中主人可以是代表天父或耶穌,祂創造了我們去愛,並希望看到我們的愛,並給我們一個固定的時間結出果實。天主的仁慈是無限的,但接受它的時間卻不是。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一個朋友,他一再傷害你,向你道歉,然後又重蹈覆撤?他們說他們會給你打電話,或者不再撒謊,但永遠做不到。到此為止,這段關係就結束了。他們不能繼續利用我們的仁慈。

園丁即代表耶穌,耶穌說:「主人,再容它這一年吧,待我在它周圍掘土,加上糞; 將來若結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話,你就把它砍了。」(路13:8-9)。耶穌盡其所能拯救我們,愛我們到底。祂給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祂的力量和恩典。但是,在我們活著的時候,是接受祂仁慈的時候。在死亡那一刻之後就再沒有機會了。

擺脫妄斷的方法是悔改,意思是真誠地求助於耶穌。我曾經告訴過你,在我們堂區有一個男教友,他對婚姻不忠,即使被抓到了,他也一直在撒謊。是什麼讓他改變了心意?他看了他妻子的日記,意識到自己給她帶來了莫大的痛苦(https://thejustmeasure.ca/2020/04/12/capacity-to-suffer-capacity-to-love/)。當我們意識到我們給耶穌帶來了多大的痛苦時,我們會被感動然後悔改。

有一個故事是關於公元400年時的一名埃及僧人,他試圖幫助一名性生活非常混亂卻同時捐錢救濟窮人的女子,這位僧人去向一位長上尋求建議,他說:「她不會繼續通奸了,因為信仰的果實正在她身上顯現。」(Douglas Burton-Christie, The Word in the Desert, 164-165) 後來,僧人聽說她女子繼續交結更多的性伴侶,但又同時更慷慨地施予!於是他又把情況告訴了長上,長上說:「她不會再繼續通奸了。」最後,這位女子要求見僧人,並請他為她祈禱,當她從中聽到天主的話時,她充滿了內疚,說:「從今天開始,我必須依附天主。」

這個故事的精彩之處在於這個女人並不是突然變得完美的。她一直在掙扎,但很真誠--我們怎麼知道?就是她把錢救濟窮人。這就是為什麼這位僧人長上對天主如此有信心,因為她真誠地求助於耶穌。

為同樣的罪行反復辦告解不是一種妄斷。我們去辦告解是因為我們由衷地感到抱歉。我們會再次跌倒,因為我們需要時間來克服罪惡。悔過並不僅是去辦告解並說一次抱歉。懺悔意味著去辦告解並多次說「對不起」。

如果我們心中有什麼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應該盡快去做。顯然,我們會想到辦告解,我們都應該在封齋期間去。讓我們也祈求聖神的幫助,這樣我們就不會耽擱。

三個星期後,在聖枝主日(Palm Sunday),我們會聽到耶穌受難史對兩個罪犯的記述。這是一個東方基督教十字架(https://image.shutterstock.com/image-vector/isolated-symbol-orthodox-cross-black-260nw-274581059.jpg)。十字架下有傾斜的柱樑是因為其中一個罪犯自私,不斷侮辱耶穌,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死了下地獄。也許他一生都是這樣,從來沒有改變過。但另一個罪犯懺悔道:「這對我們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所受的,正配我們所行的; 但是這個人從未做過什麼不正當的事。」隨後說: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記念我!」(路23:41-42) 它一定給了耶穌莫大的喜悅,祂所愛的人以愛回報祂。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23:43) 因此,讓我們真誠地悔改,求助於耶穌吧。

資料來源:Presumption

過往的同一聖言反思

其他文章